“你所爱的每一个人,你认识的每一个人,你听说过的每一个人,曾经有过的每一个人,都在它上面度过他们的一生。”和诺大的银河系比起来,人类连一颗尘埃都算不上,每当抬头看见夜晚的天空,心中的烦恼顿时变得没那么重要了,也许这就是银河系的魅力吧。《暗淡蓝点》这本书从漂泊者开始讲起,不仅介绍了太空的基本知识让我们了解了离我们十分遥远的世界,而且还与我们的生活、人生紧密相连,通过太空来解析人生,既深刻又充满吸引力。
“你看到那颗星了吗?” 他问女儿。“你说的是那颗红色亮星吗?”女儿反问道。“是的,你知道它也许已经不在那里了。它此刻可能已经不存在了——爆炸了或者出现了别的什么情况,但他的光线仍在跨越太空,现在刚刚射到我们的眼睛。但是我们看不见它现在的样子,我们看见的是以前的它。”有时候人生也是这样,真的十分奇妙,前一秒看到的事物也许后一秒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和变化,很多人在第一次面对这个简单的真理时都会有激动和难以置信的感觉,有人说,这些星星都是以前的样子吗?我们看到的是不是都是它在过去时候的模样?确实是这样的,或者可以这样简单的概括它,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历史,看到的星星,那是星星的历史,看到远处的月亮,那是月亮的历史,即便是靠在身前的群山峻岭,也是历史。这就要问我们的眼睛以及光为什么是光速了。
望远镜是时间机器,我们之所以看到景象,是因为外界的光线聚集在视网膜上成像,经由大脑处理,之后就是我们看到的物体的景象。而外界的光线从哪里来呢?光是电磁波,我们看到了星星,那是因为星星发出了电磁波到了地球这里,电磁波到地球这里是需要时间的,因为电磁波在宇宙中传播的速度是光速,比方说,距离地球10光年之外有一颗恒星,它散发着电磁波,也就是光线,从恒星表面离开到地球这里需要花费10年的时间,因此,我们看到的是它10年前的样子。
宇宙的政治体系与人间的颇为类似。银河系自内向外分别由银心、银核、银盘、银晕和银冕组成。银河系中央区域多数为老年恒星(以白矮星为主),外围区域多数为新生和年轻的恒星。周围几十万光年的区域分布着十几个卫星星系,银河系通过缓慢地吞噬周边的矮星系使自身不断壮大。宇宙,星光灿烂,其中深藏着物质运动的伟大力量,它最不可思议的是,一个纯粹的物质世界,却能创造出智能,自从人类发现了这种叫做基因的结构之后,就可以相信,哪怕是尘埃,只要经过特别精致的编排,就能缔造出像生命这样高级物质形态,并且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它就能演化出智能。
物质的宇宙能够演化出生命,目前我们惟一所知道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太阳系,但准确地说,生命很吝啬地只选择了它的第3颗行星———地球,生命在这颗星球上诞生并且改造这颗星球长达近40亿年,从生态上看,地球的美丽是独一无二的,然而今天的地球因为有了人类,就不仅是生态星球,同时还是一颗文明星球。
人类社会有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银河系也有。美国弗吉尼亚大学27日发布消息说,由该校和马萨诸塞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小组,首次在红外波段上对人马座矮星系进行了完整的测绘分析。在他们得出的模拟照片上,银河系是一个带有螺旋形分支的蓝色扁平圆盘,人马座矮星系中的大量恒星组成了一条暗红色带状物,形似很多聚集在一起的面条,从银河系下部缠绕到上部,然后又向下穿入银河系圆盘。
人马座矮星系质量仅为银河系的万分之一,它被银河系鲸吞的真相此前一直被恒星和宇宙尘埃所遮蔽。天文学家们在新观测中将重点集中于一类名叫“M巨星”的恒星。“M巨星”在红外波段上比较明亮,大量存在于人马座矮星系,在银河系外部却十分少见。因此,通过观测“M巨星”就可以知道人马座矮星系的遭遇。
科学家通过观测证实,银河系外层的许多恒星和星团,都是它凭借强大的引力从人马座矮星系攫取来的。负责这项研究的弗吉尼亚大学马耶夫斯基教授说,上述结果生动地证明银河系如何通过吃掉更小的邻居而成长。观测还显示,人马座矮星系这道大餐已被银河系津津有味地吃了快20亿年,在银河系持续而缓慢的咀嚼下,它已到了濒临灭亡的临界阶段。参与研究的马萨诸塞大学专家温伯格说,“人马座矮星系作为一个完整系统,正处在生命的末日”。
踮着脚穿越银河,倒映着人类的影子,闪烁着点点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