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女儿之间关于共情和同理的争论

一天晚上,桢爸没有时间做饭,叫了外卖。

几个菜都是辣的,桢桢就不太高兴。对爸爸说:“这些菜很难吃,不好吃,为什么要叫这家的外卖?”

爸爸说:“我觉得还可以呀,我们在这家之前点过好几次,你自己也点过的呀。”

桢桢说:“每个菜都是辣的,就是很难吃。”

于是两个人就争论了起来。一个坚持说菜不好吃,一个觉得还可以。

我听不下去了,就提醒爸爸说。你可以试试共情桢桢的。爸爸犹豫了一下,说:“对对对,那就不好吃吧。”

我又好气又好笑的说:“你这不是共情。”

爸爸还没有回应,桢桢说:“这怎么不是共情呢?这就是共情呀。”

我说:“这怎么能是共情呢?真正的共情是,我的想法是A,你的想法是B,我仍然认为是A,只是我理解你的想法是B,也就能理解你的感受。但并不意味着我就跟你一样认为是B。如果我嘴上说我认为是B的话,那也是违心的。”

说着说着,我感觉自己像在说绕口令一样。

桢说:“这就是共情,你说的那个叫做同理。”

我有点反应不过来,说:“共情和同理,不是一回事儿吗?”

桢说:“共情是有同样的感受,同理是理解对方的感受。不一样的。”

哇噻!听了她的说法,我感到非常的惊讶!没想到我家的小姑娘是这样理解共情和同理的。

虽然我自己感觉被自己绕晕了,一下子也分不清共情和同理到底是一回事儿还是不一样的。但感觉上桢的说法也挺说得通的。

先不论对错,她能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就挺值得欣赏的。

这个时候,桢爸早已像没事人一样,吃完饭坐沙发上去了。


我是一名来自苏州的正面管教讲师,真涵教育的创始人。

期待更多人和我一起育儿育己,不断成长,做孩子的好榜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