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上和一位朋友聊天,她是一位微商,对了,就是在朋友圈上“租”地方不交租的那种。其实当时聊的时候也没有既定的内容,东一句西一句,然后就扯到了“正能量负能量”这个高大上的主题上。
她在朋友圈发的东西我就不晒出来了,不知道的自个看朋友圈去。总之就是“一秒变白”、“润滑肌肤”之类的,或者充斥着“成功”、“奋斗”等亮炸了的字眼。
我问她是否真的相信她发的东西,意思很明显,我想知道她是否真的相信那些护肤化妆产品,也很想知道她的现实生活中个人状态是否也像她描述的那样,身体里充满了各种冲劲、积极、毫无理由的亢奋。答案和我预想中的一样,她说不尽然,很多话语都是废话。
人的感情是极其复杂的,每一秒钟都是上一秒钟酝酿的结果,又奠定了下一秒钟所要呈现的状态,其中有欢乐、有沮丧,有平静、有波浪。人组成了社会,社会是个载体,它的承载受到了人的制约,变得脆弱,任何一点负面的东西都要长时间的消化,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社会的主流永远在提倡着正能量。
人们更多想看到的是美好的愿景,本来生活就是这般残酷,还天天看朋友抱怨这样那样的话就更打击生活积极的态度,正能量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生,一种希望,即便是假装的,无奈的,我们呈现在他人面前的必须是正面的东西。
她是对的,但想想又有点问题。
记得之前看过的很火爆的一门公开课——哈佛大学的《幸福课》,里面泰勒博士讲过——大概意思是——幸福感是平的,可能在得到一个好消息那小段时间里会感到倍感幸福、开心,但过后不久又会掉落到平均水平,你之前是怎么样的,还是怎么样,并不会因为这个好消息而提高你的幸福感。相信大家都有此感受。
人们需要正能量,需要积极的心态,需要支撑向上的力量,这无可厚非。但是,人们忽略的是,他们太刻意地去追寻、去信奉这些东西了。明明心里忧郁得不得了,明明就很想平静地“堕落”一下,明明很想静静(不要问我静静是谁),行为上却反其道而行之,自欺欺人地亢奋着,累不累啊大哥?
对于希望,我觉得很多人都误解了。希望是不会随着你的沮丧和消极就会消失的,即便很多人在嘴里说着“没希望了”,心里面也是满怀希望;并不是说你要充满正能量,你要如何如何积极向上才能保得住“希望”这家伙。落魄的书生希望来年再高中,潦倒的乞丐希望住上个好房子,看吧,“希望”并不娇气,它强大着呢!不要担心它随便就溜走了。
消极的状态并不是一无是处。处于消极之中的人们,最容易看清这个世界的现实,因而不会被虚幻蒙蔽了眼睛。举个例子,人类发展至今,积极的人看到了人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所谓征服自然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而消极的人,却看到这地球到现在所受到的无可挽回的创伤,总有一天人类会失去他的家园。你说,是积极好,还是消极好?积极的人看到半杯水,感叹“幸好还有半杯水”,消极的人悲呼“怎么只有半杯水”,我们又去仔细想一想,这两种人中,哪一种更懂得去珍惜这半杯水呢?
情绪的存在是多姿多彩的,消极的,积极的,每种情绪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当它的某一种出现了,好好享受其中,放心,一旦你的不刻意,无论是什么情绪,它都不会让你享受太久。积极好?消极好?好了,洗洗睡吧,何必纠结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