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76行为金融学--你的行为真的够金融吗?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就是在一个班级里 让孩子们自己在纸上写出自认为在班上的优秀排名,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优秀排名在靠前的百分之二十,这样的实验做过很多次,结果非常“稳健”,这个暴露了我们人类过度自信的现象,那这个现象会对我们金融交易有什么影响呢?就会出现过于相信自己对股票价值的判断能力,然后依据自己的判断过度交易,所以我们市场会听说 一卖就涨一买就跌 ,来来回回的折腾,最后就算挣点钱都给了交易所和券商当手续费了,你说你这又是何苦呢 

所以,行为金融学,主要在于研究我们分析判断决策当中哪些,不完全正确,不完全理性的成分,说到这里你会想到哪些?人性?情绪?认知 深度和广度?风险偏好? 如果我们知道抉择中哪些成分是不够正确和理性的,我们再做金融决策的时候多加注意,是否就可以降低我们金融抉择的风险呢 ?那你还不好好学习?(白眼)

首先,行为金融学要从一个重要的认知偏差开始,什么意思呢,从认知心理学和脑科学两大学派的科学证明,人们对某个特定的事项只会接受自己想接受的信息,比如你认为这个股票会涨,那么你的心理和大脑就会特别去搜集这个股票会涨的信息,而屏蔽掉股票利空的消息,比如 你认为你的女朋友对你不好,那你就会忽视掉她对你的任何付出,而只在她正常的人性缺点上放个放大镜去看,从而得出这个女孩子真的不适合再在一起的结论, 简而言之 根本没有收集到全面的信息,我们再举一个比较实际的例子,比如你在区块链里面投了50万,然后赚了50万,你把本金拿回来,就让利润在里面,这个时候 你的心理活动时这样的,投进去的50万时我的辛苦钱,我要保证它的安全,赚来的50万其实是白来的,我即便是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听起来是不是很有道理,可是!可是,站在理性的角度来说,赚的50万和血汗钱50万 不是都是50万吗?为什么会又这样的区分呢 ?是因为你的大脑和心理对钱分了类。如果把这个问题往金融抉择眼神,如果你有几组股票,你是会注意整体收益 还是单只股票的收益呢 ?一般的的人就是如果单只股票亏了 就死抱着不放,另一只股票赚钱了 就急于套现,好像这里赚的钱和哪里亏的钱 没有关系一样,  如果你曾经有这样操作过, 现在你是不是应该对曾经的自己说一声 傻叉?

骂完了 我们继续看第二点,就是 以上的认知偏差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不容易克服的,现在是不是觉得心理舒服多了,原来傻叉的不只我一个,哈哈~"过快套现“”过慢止损“这些现象不知投资者会犯,而且经验不太丰富的基金经理也会上当,我们甚至可以说它是我们人类基因决定的,所以,在做投资决策时,我们需要事前制定策略,之后需要严格执行,就是为了构成我们认知偏差的人性和情绪关起来,尽可能的降低认知偏差对我们金融决策的影响。

第三点,认知偏差导致的行为和抉择,会对金融市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个就是我们大白话里说的情绪,这样的情绪有可能和市场数据分析出来的结果时想违背的,可是由于大家都有这样的偏差,所以甚至是可以改变金融市场的走向。

了解了行为金融学的基本概念以后,我们进一步的想一想,行为金融学对我们日常有什么影响呢?

第一条就是,我们要明白我们懂很多判断是不完全理性的,可能是有局限和误差,所以我们在做判断的时候不要过度自信,要时刻审视自己可能出现的误判和误差。第二就是,我们知道市场作为所有人的集合,它也是不完全理性的,市场有时候会发生系统性误差,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必要波动,在进入市场以前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在进入市场以后要做好有操作必有策略的准备,不要有是没事瞎倒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吴蕙兰阅读 229评论 0 0
  • 2月9日的早上9点50分,收到了一月份的工资。短信有两条,第一个是一月份的工资,第二个说是年终奖加其他嘉奖。先不...
    Alex_07a4阅读 326评论 0 0
  • 宅的人,既锁住了自己内在的敌意,也阻止了外部的敌意。 在沟通过程中,总是感到别人是针对自己,所以自己在解答的时候也...
    423429d90f38阅读 23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