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很快就要到上学的时间了,时间紧迫,妈妈一边刷牙,一边紧锣密鼓的安排着女儿赶紧刷牙洗脸穿衣。这时,女儿着起妖来,哭着不让妈妈刷牙,任凭妈妈费尽口舌讲解时间紧迫,表明这样效率最高,女儿都只是一个动作,流着泪去抢妈妈牙刷,不让她刷牙。
一面是时间紧迫,一面是女儿无论如何都不听妈妈苦口婆心的劝说,终于,妈妈崩溃了,开始对女儿大声吼叫,发泄着自己的不满。家里一时间鸡飞狗跳。
一般人碰到这种问题,大多和这位妈妈一样,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再额外探究女儿是什么原因出现这个反常的举动,计划被打乱,崩溃就是最简单的结果。
后来得知,女儿是怕妈妈刷好牙,这样自己就不是第一了,一个简单幼稚的原因而已。假设妈妈第一时间了解到孩子的述求,以下几种解决方案,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一、宠溺孩子,说:“我不刷了,让你得第一。”
二、转移注意力,说:“你快点刷,妈妈要吃饭,你要去幼儿园吃,你快点还可以是第一。”
三、不理睬孩子述求,强制孩子洗脸刷牙。
四、耐心和孩子讲解第一不是靠哭闹耍赖得来的,而是要靠正当竞争,你这样的行为不仅不是比赛,反而还给其他人带来很多麻烦。
因为时间紧迫,为了让孩子赶紧刷牙,很多带娃的老人可能选择第一条,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对于有些父母,可能尝试第二种方法,不过对于执着于争第一的孩子,很可能不奏效。最终大部分家长可能还是要转用第三种方法,看似对孩子缺乏耐心,缺乏同理心,但的确见效快,适用于时间紧迫的时段。
第四种方法最好,尤其在讲道理的时候给孩子再讲几个相关不当竞争的小故事,通过同理心让孩子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竞争。不过,这种方法需要慢下来,紧急时刻不容易想到,也没那么多时间去执行。
世界是复杂的,孩子的理解接受能力有限,没有哪一种方法可以治百病。第一种、第二种方法我不推荐,因为治标不治本,还会给孩子留下哭可以解决问题的错误印象。第三种方法看似粗暴,但不是不能使用,时间充裕时再配合第四种方法讲解,让孩子去理解事情真相,才应该是更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