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里横”的孩子,背后都站着没有原则的父母

            经常有父母反映:孩子在家和在外面两个样儿,在家很霸道专横,动不动就对家里人发脾气,在外面却很懦弱,退缩,反差很大。

通常,人们将这种情况叫做“窝里横”。

“我家孩子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他总会被霸道的孩子吓得不敢说话,但是在家里,动不动就大喊大叫,整个就一窝里横!”

为什么有的孩子家里与家外的表现有如此大的差异?


图片发自简书App

1、父母没有原则的妥协

“窝里横”孩子,很大程度上与父母没有原则的让步有关。

比如孩子想要买个新玩具,妈妈对孩子说:“你的玩具太多了,这次说什么也不买!”孩子一听,马上就哭闹:“我就要!我就要!”

妈妈拗不过孩子,最后无奈地买下新玩具。

时间久了,孩子就有了经验:多哭、多闹,目的就能达到。

孩子很聪明的。当第一次通过发脾气、哭闹尝到甜头后,接下来他们就会把这招用得炉火纯青。所以有的孩子在外面就压抑自己的需求,一回到家,又开始对家人颐指气使。


图片发自简书App

2、孩子缺少社交技巧

在亲子关系中,孩子大都处于被关注、被呵护、被照顾的地位,孩子不需要自己主动去发起或维持与父母的交往,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是恣意且被动的。

但走出家门,接触他人或同伴,孩子首要就要面临角色和身份的转变,他不再是被呵护和关注的对象,而是跟交往的伙伴处于同样平等的地位,这就需要孩子特别关注对方的反应或态度,并要提高自己的表现性或灵活性,来更好地与对方交往。

这样的过程对哪个孩子都不容易,特别是刚走出家门、开始接触外界的小宝宝来说,如果没有大人的引导,他们最直接体验到的往往是受挫情绪,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内心自然是比较害怕、担心和焦虑的。

孩子会怎么做?可能暂时压抑自己的情绪,等回到让他觉得安全和放心的环境中,他就会发泄出来,会借题发挥哭闹一场。长期如此,父母若不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并进行疏导,将可能导致孩子的行为固化。

3、老人没有原则的溺爱

很多父母都会发现,孩子“窝里横”都是有目标的。

他并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横”,只针对溺爱自己、包容自己的人。

有的孩子只对爷爷奶奶不客气,遇到严厉的爸爸或者妈妈,孩子就不敢大吵大闹了。

孩子很会看脸色,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所以一些孩子在爸爸妈妈面前一个样,在爷爷奶奶面前又是另一个样。

我见过很多爷爷奶奶,对孩子百般宠爱,舍不得孩子受一丁点委屈,每次父母管教孩子,老人就站出来当孩子“挡箭牌”。

最宠爱孩子的人,成为孩子最不尊重的人。

4、“窝里横”的孩子,如何引导?

想改变孩子这种“窝里横”的行为,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样,如果父母在外和颜悦色,回家就把暴脾气发泄给家人,孩子很容易就耳濡目染。

其次,家长一定要坚持原则,懂得拒绝,别随便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

赵薇曾经在综艺中对一位妈妈说:“你不能让儿子有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将来你老了,他也觉得你没那么重要,不能太把孩子当回事儿。”

深以为然。总给孩子特殊待遇,时间久了,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自私,对父母也越来越放肆。

此外,父母也应该多带着孩子出门见人,去外边跟同龄孩子一起玩。让他们在跟同龄人的交流中,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趁着孩子小,尽量去纠正孩子的“窝里横”。

千万别让孩子学会,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

我是宝妈、在家带娃

卖小学课外书、中英文绘本、早教书籍

逻辑狗、点读笔、熏教机、玩具等

常年招收代理、支持一件代发

加VX:Ruibao-1127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