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是李后主的词,他亲手写下自己失去家国,带着自己最疼爱女人,扒光衣服下跪的情景。“几曾识干戈”啊?但是“一旦归为臣虏”,宫女还在演奏歌曲,最后四散逃离。
据说,皇帝轮不到他来做,但是他有一只眼里有两个眼珠,被认为是帝王之相。他怕被人暗害,于是远离政治,投身诗词。但是历史还是选择了他登上帝位,他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他的词却是最为光芒万丈,他是一代“词帝”,是一个神话,却也可能只是个多情的书生。当他被俘虏,他词中充满对故国的思念,其实我更相信,他不思念曾经的荣光,他思念的,只是过去。据说,他是因为一首《虞美人》被杀,他愈思念过去,统治者就愈发不满。终于,一杯毒酒,他微微笑,一笑了之……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不了了之。
《玉树后庭花》被人称为亡国之音,它的创作者陈后主陈叔宝被人称为一代昏君、荒主。陈后主善于宫体诗,在文学史有一定地位。《玉树后庭花》虽被称为亡国之音,但的确一点儿都不俗。
他是一代国君,却胸无大志,爱好文学。他宠爱张丽华,大兴土木,修建三阁,三阁落成,他亲咏《玉树后庭花》。他是一代荒主,却是爱情之圣。他断送了陈王朝,却也因疾善终。
他亡国的大错,不在于宠爱张,若他不是一位国君,他与张又会有多少佳话呢?他爱好文学也没错,毕竟文不误国。他错在听信文臣小人之言。
在隋军攻入都城建康后,他忘了身为一国之君的威仪,他甘愿忍受后人的唾骂与侮辱,带着张躲入水井。
或许陈本该是一位才子,张本该是一代佳人。但历史无法变轨,时光无法假设。
愿秉灯盏履香径,寻得佳人入梦来。
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