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个接近营销圣经的营销故事:
80年代,百事可乐开始攻城拔寨。
可口可乐认为原因非常明显:
因为百事可乐口感更甜。
所以可口可乐最终决定向百事学习:
让产品变甜。
产品命名为:
新可口可乐。
在用户盲测中,新可口可乐胜过老可口可乐。
1985年4月23日发售新可乐,以取代老可乐。
突然!所有用户厌恶可口可乐新款产品。
然后!用户开始大规模的抗议活动。
1985年7月11日,可口可乐不得不宣布:原始配方的可乐会以Classic Coke的名义继续发售。
在1985年底,Classic Coke的全年销售规模就超过了新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总销售规模。
到底发生了什么?
看起来是一个教训,通常事情并不像听起来那么简单:
可口可乐居然因此因祸得福,
到1985年底,
百事可乐不断上扬的市场趋势居然停滞了。
为什么?
可口可乐为老款可乐推出新包装:
Classic Coke
注意是:Classic。
每一瓶Classic 可口可乐都会不断提醒消费者:
经典可乐——我才是可乐的原始产品。
百事可乐突然在市场上看起来像一个廉价的模仿者,山寨产品。
这个故事很能对应中国的几个古老成语:
造化弄人,
无心插柳,
因祸得福。
结论:
新可乐不是可口可乐公司的失败案例,
而是营销史上最大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