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修练的,是生活的智慧、是做人的智慧
为一个不争的人鸣不平
关于杨绛--大家熟悉的介绍,她先是钱钟书的夫人,而后才是杨绛。
后来看民国那段历史,知道杨绛其实早于钱钟书成名。
在婚姻与家庭中,她的身份是钱家的媳妇儿、钱钟书的妻子、钱瑗的母亲;
在社会角色中,她的身份则是作家、翻译家、国外文学研究家。
却不知是否因为钱钟书的名气太大,大家认为给杨绛的介绍加上钱钟书太太这个前缀,可以让她沾点儿钱老先生的光,所以每每说起杨绛,都会自动忽略她的社会角色。
又或是媒体太过功利,加上钱老的名头可多博一些点击率;
也或者男权思想至今仍重,并不把一位女性的成就当回事儿,大约认为女人再有成就,嫁了人身份便只是别人的老婆。连带去世时,用来赞她的话,都只用: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概括一个在著作领域卓有成就的百岁老人的一生,如何只有这两句?
在先生刚去世时,便有股为女性不平的不满。只是尚未看她的作品,对她的了解也只是一些简单介绍、还是以钱钟书太太为身份的介绍,所以对于真正的、学术的杨绛,无法有全面的认识,便不敢有不同的声音。
直到看了作品、有了了解,才发现:以杨先生的作品,哪一本单独拿出来,都是大家之作,何须依附于钱老先生的盛名?
所以,做为钱老先生最贤的妻,于她自己来说,或者从没想过有什么不妥,也不屑去争一已之名;于我们这些旁观者来说,倒觉得她受到钱老先生的盛名之累了。
我读杨绛--我们仨
读《我们仨》,感触最深的,是杨先生对文字的驾驭能力。
这种不见华丽、不见刀斧、更不用咆哮体的平实文字,却将一种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至;将一种道理,说得明白透彻;
一句一字,让人感觉到一股缓慢却深入的力量。
每个方块字都是我们认识的,组合在一起,却产生了不同的力量,所谓大家,应该就是如此了。
读《我们仨》,我们看到杨先生一家人,那种沉静又活泼、理智又固执、透彻却不张扬的个性。
书中甚少提到,他们与外界的交往、也甚少提到他们的朋友,甚至连钱瑗的先生,也没有多过的着墨。
似乎,’我们仨’一直活在自己的圈子、活在书的世界。
书中最触动我们感性情绪的,当是杨先生忆钱钟书与钱瑗去世的那一段长梦,详细的描述写满缠绵的无助、无力再追的现实,她只能接受。
经历过生死的人,都能从这段文字里,看到她的凄惶与不舍,更能看到她不同常人的坚韧。
书中还有关于知识份子爱国的大是大非、还有夫妻相处的女人智慧、更有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这都是当下我们该学习的。
这些,当真比许多呐喊体的鸡汤、咆哮体的励志文、导师附体的说教篇,要有用十倍。
《我们仨》里,我最喜欢的段落:
《我们仨》全书有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钱老先生与杨绛的晚年。
那时候钱瑗已经不在了,而钱老先生的身体也已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只有杨绛一个人,依托一个梦境将分离预言般的再现,而她的心情,直如她在文头所写的一样:
我大声呼喊,连名带姓的喊,喊声落在旷野里,好象给吞吃了似的,没留下一点依稀仿佛的音响。彻底的寂静,给沉沉的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凄。往前看去,是一层深似一层的昏暗。
没有经历过生死的人,写不出这样的话。
那样努力的想留,却是无法发声的无助,无边的黑暗,遏制住生的希望,遍寻不见的慌张,满满都是无助与绝望。
第二部分,杨先生借助一个长梦,写尽她那个不善生活的她,是如何奔波在钱老先生与钱瑗病榻之间的。
一边不舍的慢慢走,一边无助的紧紧追,凄惶、无力、不舍,最后醒来,只是: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当爱人离去,家不再是家,她独自一人,看清了,接受了,追不回了。
我但愿我能变成一块石头,屹立山头,守望着那个小点。我自己问自己,:山上的石头,是不是一个个女人变成的’望夫石’?我实在不想动了,但愿变成一块石头,守望着我已经看不见的小船。
但是我只变成了一片黄叶,风一吹,就从乱石间飘落下去。我好劳累的爬上山头,却给风一下子扫落到古驿道上,一路拍打着驿道往回扫去。我抚着着一步步走过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
从守望、到追赶,一步一步,却只剩离情。
看到这里,我就在想:如果是我,我希望我先于先生离去,这样我就不必经受这样的离苦与无助。
自私的,往往是先走的那一个,一了,百了。
第三部分,是写钱老先生与杨先生的相识、相知、相恋、成家、育女、直至老去。
这部分文字里,跳脱出前两部分的压抑与愁苦,许多人生的道理跃然纸上。
钱老先生爱读书,不看重学位,认为为了一个学位而去读无用的书,是浪费时间。
P90:他觉得为一个学位赔掉许多时间,很不值当。他白费功夫读些不必要的功课,想读的许多书只好放弃。
对夫妻争执的处理,杨先生受父亲启发,明白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坚持自己观点的理由和自由,在夫妻双方争执或意见不合时,我们只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能强求对方相同。
P98:一个人的出处去就,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由自己抉择,我只能陈说我的道理,不该干预,尤其不该强他反抗父母。我决计保留自己的见解,不勉强他。
P99:我当然什么也没说,只是照例去’做媳妇’而已,可是我也看到了难堪的脸色,尝到难堪的沉默,我对钟书只有同情的份儿了。我接受爸爸无语的教导,没给钟书增加苦恼。
关于爱国,最朴素的一段话:
P122: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的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逃......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人,我们不愿做外国人。
这段话,真该说给某些冲动的爱国青年来听:爱国,不是躲在电脑后面喊打喊杀;爱国,也不是盲目抵制。
爱国是理解这个国家,即便他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爱国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不给国家添乱;爱国就是相信国家选择的正在走的路,并支持它。
还有:关于与人交往的态度,杨先生表示:不同的身份,对人有不同的态度。这个意思现在很多人都在说,而杨先生的那句原话,真是不能再传神了。
P158: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 们使用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坐冷板凳的书呆子,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政治家或企业家等,也许得把人当作绳子使用。钟书待乔木同志是把他当书读。
或许是我见识少,这确是我讫今为止,看到对人区别对待与使用的最好说法。
书的第四部分,是钱瑗的作图,都是日常场景再现。让人觉得这一家人的日常,相当有爱、也相当有趣。
若一家人,能有这样相互关心的疼爱、又有这样相互嘻戏的乐趣,哪里会有那些个闲气争执呢。
他们的生活都围绕着书、围绕着创作、围绕着彼此,没有诗和远方,却比诗更浪漫温暖、比远方更开阔辽远。
写在最后的话
我一向认为,当我们无法对历史有更透彻的了解时,我们不能妄谈历史中的人和事;
我们的学识还没到前辈的水准时,没有资格去妄评前辈的作品。
所以对于先者的作品,我们只谈喜欢,不做评价。
对于杨先生的这本《我们仨》,是真正喜欢,也推荐女孩子、女人们,都去读一读。
做妻子与做自己,从来都不矛盾,她是最贤的妻,却没有影响她成为最才的女。
所以于家庭来说:独立不是借口,家庭从来都不是负累,我们该更有生活的智慧;
于生活来说:自己强大到无须与人一争高低时,还需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吗?真正有自信的人,与人交往,也从不会挑剔苛刻。
我们该修练的,是生活的智慧、是做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