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春节,仿佛带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魔力,牵引着万千游子们归心似箭的心。过年,是一场跨越山海的奔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怀,如同醇厚的陈酿,随着岁月的沉淀愈发浓烈。
小时候,过年是满心的期待与雀跃。腊八的粥香氤氲在村庄,悄然拉开了过年的序幕。从那时起,日子便被欢喜填满。掰着手指头,盼望着除夕的到来,因为那意味着崭新的衣裳、丰盛的美食,还有能装满口袋的压岁钱。当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起,空气中弥漫着硫磺的味道,年味便在这声声爆竹中被推向了高潮。一家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前,吃着平时不可以吃到的美食,分享着一年来的趣事,欢声笑语回荡在家的每一个角落。那时候,过年是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是无忧无虑的时光。
长大后,过年成了一种牵挂与思念。漂泊在外的游子,在春节前夕便开始规划回家的行程。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无论工作多么繁忙,都阻挡不了回家的脚步。因为家,是心灵的港湾;亲人,是心底最深的牵挂。在拥挤的火车上,在飞驰的汽车里,望着窗外匆匆掠过的风景,思绪早已飘向了那熟悉的地方。当看到村口那棵老槐树,看到家中那盏温暖的灯光,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过年,是与亲人团聚的时刻,是将积攒了一年的思念尽情倾诉的时刻。
于我而言,这个春节却有些别样的滋味。身为一个远嫁外省的广东姑娘,这是我们又一年在公婆家过年。
年轻的时候,爱情似一团热烈的火焰,燃烧着我对远方的憧憬。那时的我,满脑子都是对新生活的向往,全然不懂父母眼中的担忧与不舍。我天真地以为,距离不过是地图上的几厘米,一张车票就能轻松跨越。可真正远嫁之后才明白,那看似不长的距离,却像一道无形的鸿沟,横亘在我与娘家之间。
大年初一,早早起床,跟着婆家这边的习俗去拜年。每到一户人家,大家都热情地打招呼,互相说着吉祥话。可在这热闹的氛围中,也会情不自禁晃神,想念广东老家的春节习俗。春节大都会去逛花市,观看五彩斑斓的花朵,体验那熙熙攘攘的人群,这些都是广东春节独有的浪漫。花市里的蝴蝶兰像优雅的仙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金桔树挂满了金黄的果实,寓意着大吉大利。老人们会精心挑选一盆年桔,孩子们则在花摊间穿梭,手里紧紧攥着刚买的糖人儿,甜蜜的味道和绚烂的花海,是广东春节里最美好和甜蜜的回忆。
晚饭后,大家热热闹闹地玩着烟花。我却独坐在院子里一旁,看着夜空中绽放的烟花出神,难免有些许落寞。多么想念娘家父母的唠叨呀,想念兄弟姐妹的热闹,想念广东那温暖湿润的空气。
远嫁的女儿,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在异乡的天空中飘荡。虽然婆家的温暖也让我感到安心,但娘家的牵挂却如影随形。一打电话,老妈就在电话里说:“过年家里包了你最爱吃的豆腐包,可惜隔你太远了,你想吃也吃不到。”那一刻,心中的思念如潮水般涌来,那时才深知,即便相隔千里,家人的爱从未缺席。
远嫁后的春节,想家是常态,好在先生也体谅。我们商量好,每隔一年就回一次各自的老家陪父母过年。每逢佳节倍思亲,家人也同样思念着我,他们或许也在某个瞬间,看着热闹的春节景象,想起远在他乡的我。
虽然现在交通方便,可回一次娘家,依旧要权衡上班时间和孩子的学业。普通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吧,有得必有失。珍惜在婆家的幸福时光,也期待着下一年与娘家的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