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理想决定人生的走向

    很多人踏入社会后,都会产生对理想信念的困惑,就像小舟驶入大海,一时迷失了方向。环境的急剧变化,使人们不得不经常考虑个人的工作、住房、医疗、婚姻……这一切人们都想在极短时间内实现,而现实情况又是不可能的,所以使他们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对社会的焦虑,他们往往过多地关注自身的低层次、世俗的目标,而失去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那么,理想是什么?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希望、想象,一般是由人所设定,并希望达到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向往的奋斗前景。

    每个人都有着美妙无穷的远大理想,因为理想是我们心灵的寄托,更是我们精神的支柱。俗话说:“人无志而不立。”一个人假若没有远大的理想,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从远古时代的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知识爆炸、信息革命,多少年、多少代,多少仁人志士都有着崇高的理想。理想是我们奋斗前进、勇于创新的动力;理想是人生的指路灯;理想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但是,理想又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定义和选择。“假如明天你将死去,你最想要的是什么?”如果向不同的人问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总是千差万别的,可谓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然而,在你的人生规划中,这是必须知道并正确回答的问题。只要回答了这个问题,你才能知道在你的一生中,什么才是最珍贵的,什么才是最值得你珍惜的,什么才是你一生应该努力追求的。只有弄清这个问题,你才不会盲目行动。

    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挥得越快;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从古至今,大凡成功人士都会有自己矢志不渝的理想和奋斗目标,都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懈的拼搏,其丰功伟绩昭示我们——目标可以指引我们昂首前行,可以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明代徐霞客,从小立志不做官,要做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年轻时,他常常躲在他家附近茂密的竹林里,逃避邀请他去做官的人,斥责这些人是“利禄之徒”。因为他有官不做,人们都称他为“奇人”。他的母亲去世后,服丧期刚满,他就匆匆踏上旅途。他一生的足迹几乎遍及全中国,为我国地理学研究开辟了新方向。他成为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著作有《将原考》《盘江考》《鸡足山志》等。经后人编成的《徐霞客游记》,极富地理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由上可知,理想目标对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没有目标,人生通常也就失去了意义;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并且一直努力向目标迈进,才会有成功的人生。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生活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显示,他们的生活状况及分布特征十分有意思。那些占3%的有清晰且长期目标的人,25年来几乎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25年来他们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那些占10%的有清晰短期目标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实现,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

    其中占60%的目标模糊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中下层,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得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剩下的27%是那些25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经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从这个调查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人只有确立了远大的理想和前进的目标,才会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一个人也只有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才能够检验自己的创造力,调动沉睡在心中的那些优异、独特的品质,才能有意识地去锻炼自己、成就自己。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一个人活着,总得有一个目标,让自己行走纷繁尘世而不致迷失方向,活得有奔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