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写作,少创作假大空的内容,多写你的生活相关。那些与你息息相关,跟你真正有关的内容才能被你写好。
我其实很不建议大家写高大上的内容,写一些宽而泛的内容,为什么呢?是因为这些内容,你确实学习了,但是其实未必能真的懂。
很讨厌一句话:听了那么多道理,但却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这句话很扯,你听了,真的听懂了吗?如果你真的听懂了,发自内心的懂,你一定会有所行动起来。这就不存在,过不好的概念。
就像很多书里写过的东西,你只是看过,并非是真的会,当你不会的时候,你就是不懂。什么叫懂呢?懂,其实就是会。但我们很多人其实是不会的。
比如说,我们很多朋友都喜欢去写时间管理,其实我更愿意你去写关于时间的思考,因为他能够给你带来一些真正的反思和感悟。
但你写时间管理,其实够呛,因为写时间管理的人,很多是做不好时间管理的。
时间管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技巧,它其实涉及到精力管理、效率管理。
那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很难真的做到这几点,因此,你写得时间管理,可能是你看过的时间管理的技巧,而不是时间管理的本质。
所以,少写宽而泛的内容,一方面这些内容很难写,一方面是这些内容,你写得不够有底气,因为你自己都没有做到。
就像你写很多干货,你会发现,这些干货本身,其实你只是知道,但你根本自己就不会去做,当你不会去做的时候,也就没有感同身受,写出来本身,就是没有感觉的。
因此,我才建议你去多写生活上的点,简单的点,或者说够得到的内容。
什么叫够得到?就是跟你息息相关的内容。
比如,你会看到有一些人在群里会经常帮助别人;
我经常会在鱼苗的群里看到胡新亮帮我们整理各类素材和课程,但其实一开始她并非是我们管理组的人,她这种利他的精神,让我看到了她的热情和耐心。
所以,后来我们就将她招募到了管理组。
你看,这样一件小事情,我其实就可以写一篇关于“利他“的文章来。如果我能在思考其它几个小事情,也跟利他有关,这就是一篇关于利他的文章。
这篇文章,所有人都可以写,而且特别有共鸣,因为很多人都经历过,当你写出这一篇文章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写一篇文章,没有那么难,而且,素材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找。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写很多跟自己息息相关的内容。
比如,我早期写过的几个系列:
关于自己朋友的故事
关于自己的故事
关于自己听过的故事
为什么我这么执着去写故事?因为我朋友的故事,我熟悉;我自己的故事,更熟悉;听过的故事,我印象深刻。
所以,我能写出来,而且可以写的很舒服。
它就像一篇回忆,而且能够通过写这个故事的过程,让我理清楚对方在故事里想要传达的内容。你看,写作,它不仅仅是记录,它还是反馈,还是学习。
为什么很多厉害的写作人,能够写出好文章来?就是因为别人,从简单的故事里,悟出了更多能够帮助自己的真相。然后记录了这一篇文章,一边写,一边思考,这种写作,其实更容易让我们产生心流的状态。
而且,写我们自己能够接触到的故事,难度更低,你又更熟悉,写起来,会更有底气,能够写出更多细节来,增加和读者的共鸣。
当你写这种故事的时候,你明显会开心很多,有热情很多。
写多了,自然更喜欢写了,而且越写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