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心得(二)


人,一旦对伙伴生出敬仰或欣赏两种心情,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要靠近。

偶然,我瞥见朋友圈中兰兰老师晒出近日看的琢磨先生《终有一天你会懂》一书,就被吸引了。

首先,兰兰老师一直很有个人魅力。朋友圈动态的每日更新显示:做一件事中最坚持最有毅力最具代表性的人中,有她的身影。跑步五公里,她打卡最勤;英语专业知识过硬,仍持续学习,她坚持。大概有两年之久雷打不动的做这个动作了,她对英语学习的追求是有着更长远目标的;静静地读读书唱唱歌,也常会看到她的一键分享。

我真佩服这样的姑娘!她分享的书,多半值得一读。

其次,琢磨先生这个作家,我之前在“微信读书”里读完了他的《以幽默的方式过一生》。是我喜欢的作家,是我喜欢读的一类书―――事例生动丰富,语言风趣幽默,思想理性深刻。

读他的书,有一股饱胀的舒适度,有一种愉悦的满足感,有一道不会让人半途而废的魅力光束牢牢锁住你。

于是,我也满心欢喜地点开了《终有一天你会懂》这本书。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一个星期过去,我利用零零碎碎的时间,把它读完了。

与《以幽默的方式过一生》相比,这书的语言风格凝炼厚重了不少,或许是输出的思想,提到了大量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及心理学家的真知灼见,用来巧妙地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于简短精小中,窥见有趣的想法,鞭辟入里且意蕴深长。

是很有意思~作者列举的西方名人的思想观点或故事,如尼采、弗洛伊德、叔本华、康德、歌德、苏格拉底等,我都未曾产生直接翻页的冲动,而是慢慢地咀嚼着思考着~原来研究“生与死”、“人的价值”等问题,哲学家们深邃头脑里武装的知识一一用话语托出来,本抽象无味难以让人喜欢看的,但当有一个懂欣赏、博学的人用他平白晓畅的言语表达出来,竟然就能让我跟上脚步,去渴求这一类知识的美妙。在夜深人静人未眠时,也叩问自己自我的生死问题。生命,生时珍惜;逝去,是会有终结时的到来。害怕,倒也不必!当我活着时,尽情的释放过,做了我想做的事,体味了活着的意义和实现了自我的价值,离开的那一天,倒也不要抱有遗憾,也应该能够放下前程过往吧,遗言之类的也无须再有了。(哈哈,未知,不说了)

不可思议的间隙,我接受着这个世界的美好善意,也苍凉地感慨:成功没有捷径,冥冥中就有了注定。你之前的不大努力肯定会在某时某刻,给予你一次实践暴击。譬如,上次考教资中的《教育知识与能力》一科,有一个10分的考题,需作答弗洛伊德的人格形成理论。很无奈,我的无力在于对弗诺伊德这个心理学家毫无印象,答题时就靠自己自由发挥,给他编写理论了。

可是,这书中就有对他的自我本我超我三阶段的人格理论的提及。。

多读一本书,我竟然有了更多的启迪和体会。好的,多读,去多多思考,向欣赏的博学的人学习,收获更多的喜悦和欢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语言与精神分析 四川大学哲学系 霍大同 第一讲 1999年3月1日 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题目,我准备讲的课的题目是“...
    团的花园阅读 10,911评论 0 19
  • 46、老师提到补课,同学们三三两两总是这个事那个有事,不停的往后拖,于是事情冲撞的越来越多,拖的越来越久。想到学生...
    江蓝蓝阅读 2,224评论 0 0
  • 这套书,若随意翻下,会觉得没有多少阅读价值。可是我买了,我冲着“全日空”这个企业买的。因为感受过五星服务,所以我想...
    一缕橙香薄荷阅读 2,593评论 2 2
  • 9.15 周四拆了2-4,本着第一次是体验的心情出发的,没有负担。但我作为拆书家,去现场是把好的知识分享给学习者的...
    一缕橙香薄荷阅读 936评论 0 0
  • 三十年前太平凡 三十年后不休闲 无边乐趣今又来 不尽乒情涌心间 昔日书声犹在耳 今天球技再显眼 乒乓群里大聚会 球...
    保卫中华阅读 76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