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一看这个《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这本书的书名,会让人误以为这是一位中国的历史学家写的,实际上,这本在预售阶段首印十万册就被抢购一空的神作,出自一个叫彼得·弗兰科潘的英国人之手。彼得·弗兰科潘可是大有来头,他是英国牛津大学的顶尖历史学家,是牛津大学拜占庭研究中心的资深历史学家。他并不像其他西方学者那样,总将西方摆在宇宙的中心讲故事,本书就是客观的围绕丝绸之路,这个连接东西方之间的重要通道,通过诸如宗教、战争、贸易等元素,把丝绸之路上的国家一个个地串联起来,进而描绘出了一个时间跨度两千多年、地域涵盖范围极广的世界发展史。
《丝绸之路》这本书一经面世,几乎是获得了一边倒的好评。2015年此书英文版推出后,便迅速登上了英国、美国、德国、印度等20多个国家的非虚构类书籍畅销榜榜首,并荣获《泰晤士报》、《卫报》、《每日邮报》2015年度图书、彭博社2015年度图书最佳历史图书等殊荣,其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本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理解:
第一部分 丝绸之路的过去。
如果我们认为丝绸之路简单地只是西汉时期各国进行贸易往来的通道,那就too young too simple了,纵观《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全书,作者彼得·弗兰科潘对丝绸之路在世界史上的地位有着大量的阐述,他说,16世纪西方崛起成为世界霸主之前,东方的丝绸之路一直是世界的中心,即便是16世纪以后西方主宰的时代,丝绸之路依然主导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2000多年前的丝绸之路上你来我往的贸易,已经是全球化的前身,而世界主要的宗教也都是通过丝绸之路不断地传播壮大,就说一个我们比较熟悉的人物吧,唐玄奘唐僧,如果没有当年的丝绸之路,就算真有孙悟空、猪八戒来相助,那也很难实现他的取经梦想。
我们再来看看近代史,看看这个丝绸之路影响了多少个国家的发展。铸就了日不落辉煌的大英帝国,他们的第一桶金就是从丝绸之路上抢过来的,俄罗斯现在国土面积那么大,就是因为它吞并了丝绸之路上的很多区域,而美国的独立,也是得益于英国外交政策对丝绸之路的看重。
要这么说,原来那些看似无关的历史,其实都是各方势力在丝绸之路上博弈的结果啊。
第二部分 丝绸之路的现在
21世纪的今天,丝绸之路没落了吗?它还是那个曾经可以影响到世界的重要枢纽吗?
彼得·弗兰科潘在书中给出了一个大大的“YES”。他表示,几乎所有能引起全世界关注的大新闻,基本都是发生在丝绸之路这座“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世界中心舞台上的。
比如说美国的“911”、伊拉克战争、ISIS的恐怖主义、克里米亚的危机、导致英国脱欧的欧洲难民问题、土耳其军变等等。总而言之,丝绸之路不仅没有衰落,反而始终主宰着历史的进程,并且将会影响到世界的未来。谁能在丝绸之路上用合作共赢的方式代替西方的霸权主义,谁就能占得发展的先机。
第三部分 丝绸之路的未来
作者透过丝绸之路两千年的历史视角表示,未来的国际舞台上,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中国,会比大多数国家更能未雨绸缪,什么意思呢?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在2013年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说白了就是用古代的丝绸之路这个大家一听就十分熟悉的历史符号,紧密团结周边地区的小伙伴,大家一起手拉手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
作为一个西方的学者,彼得·弗兰科潘在深入分析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后,对中国领导人提出的这一发展战略给出了肯定的评价。
总的来说,这并不是一本普通的历史书,它不是从某一个国家、某一个民族的单一角度出发,而是通过一千多篇参考文献和大量的历史碎片资料,不断地切换视角去还原了关于丝绸之路的漫长历时的“大拼图”。随着一条一条线索是增多,我们可以看到这条辉煌之路的历史变迁,从而也能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部“全新的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