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M的理解与操作

一张忽悠图

图不重要,看字!

有一定的JS基础后,就可以进入dom环节了,dom使得网页的交互效果得到完美呈现,可以说dom真正打开了网页和用户之间的通道桥梁,日常生活中我们点击鼠标,敲击键盘,甚至于无意间触碰到屏幕(触摸屏),都会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得到一些躲藏起来的内容。

打开淘宝,在输入框输入商品时,下拉的推荐商品:


搜索栏下拉提示

或是当打开某个不想再浏览的网页时,右上角的那个×:


关闭按钮

这些大部分都存在DOM的身影。

这里的“DOM”,通常来讲,叫做DOM 文档对象模型通过操纵DOM,可以随意更改内容,样式,或者增删改查,因为网页是在浏览器中显示的,整个浏览器是BOM,所以DOM其实是BOM的一部分,BOM 就是 window对象 ,DOM 就是 document(文档)对象。

获取:

如果该元素,是网页的必备元素,而且只能有一个,可以通过document对象直接获取。比如:图片的src属性:


图片标签

任由我们怎么去修饰图片的显示,但它本身的路径属性是独有的,所以我们可以直接获取:


src属性

更多的时候,我要需要获取网页中的指定元素,这就需要专门的方法来获取了,这里列举几个方法:

getElementById()方法,根据元素的id属性值来获取指定的元素,因为ID的唯一性,使得该方法需要搭配ID选择器使用,如果网页里ID重复时,它会获取第一个:


getElementById()方法

getElementsByTagName()方法,根据元素的标签名获取所有该元素,该方法获取的是所有该标签的元素,以伪数组的形式呈现:


getElementsByTagName()方法


运行结果

getElementsByClassName()方法,根据元素的类选择器名称获取所有该元素,该方法获取的途径是标签的类,也就是class属性,由于拥有该属性的标签可能不只一个,所以该方法获得的也是一个伪数组(还有,可以看方法名,凡是带Elements的大多数都是伪数组):


getElementsByClassName()方法


运行结果

getElementsByName()方法,根据元素的name属性值获取所有该元素,相同的性质,有name属性的标签也不少:


getElementsByName()方法


运行结果

querySelector()方法,根据选择器的名称返回元素,如果有多个元素,只返回第一个元素,这个方法就比较常用了,而且IE这个啥也不咋适配的浏览器现在几乎不咋能见到了,可以多多考虑用他了该方法是  ES6新增,无论是ID 还是class都可以选,但是和上面区别的是选ID时前面要加#号,选class时前面要加“.”:


querySelector()方法


运行结果

区别于Elements,这里是个单数,所以只会获取一个,要是想获取多个相同的,就用querySelectorAll()吧!querySelectorAll()看这个ALL就知道它是用来选全部的:


querySelectorAll()方法


运行结果

最后这俩方法更实用,可以选取CSS几乎所有选择器,而且querySelectorAll()得到的数组数据后还可以使用数组的方法。

操作DOM的样式,有多种方式:

通过style属性直接设置

通过className属性设置类选择器

也可以通过classList属性添加多个类选择器

操作DOM的内容:

innerText属性,用于获取 和 操作 DOM的文本内容。


innerText属性


运行结果

innerHTML属性,用于获取 和 操作 DOM的HTML内容:


innerHTML属性


运行结果


创建和删除:

createElement()方法,用于创建DOM元素:


createElement()方法


运行结果

appendChild()方法,用于在当前DOM元素中添加子元素:


appendChild()方法


运行结果(页面)


运行结果(控制台)


删除元素有两种写法:

自删 remove()方法,是元素删除自己:


 remove()方法


运行结果(页面)

通过父级删除子级 removeChild()方法,是删除元素里面指定的子元素:


 removeChild()方法


运行结果(页面)

走过路过,留个赞再走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