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可真快啊,上周还在杭州citywalk,现在已经在去成都的飞机上了。最近挺忙的,常常有burn out的感觉。最近接到了新客户而且有个比较着急的项目在执行,客观上需要投入的时间心力就会比较多。不过哪怕这样,我还是希望寻找一种平衡,上次在杂货店看到了一张藏书票,上面是一个很可爱的“一身轻松仙”,想都没想就买下了,心想说我现在正需要这个。
最近看了几本日本作者的书,给我很奇怪的感觉,日本人的书看起来都有种很轻松的感觉。但是他们现实未必如此,东亚的卷大概是刻在儒家文化基因里造就的。不管怎样,也算有一些收获吧。其中一本叫《轻松主义》,作者提倡我们不要过度努力和付出,如果说付出和回报有一个对应的关系,那一定会有一个点,以同样的付出但回报开始减少了。我想我需要调整一下,因为确实不缺主观能动性,但执行力太强未必是一件好事,如果再跳脱出来从更高视角来看,可能一件事的成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单纯个人再努力也未必能成,所以有时候不要太执着,特别是为了自我证明的话。尽其在我,随遇而安。
另外一本书是《拼命活在顺其自然的瞬间》,作者中野善寿是日本知名企业家,但他同时也非常低调。而且他的个人风格非常Neat. 比如他不追求物质上的占有,不买房买车买奢侈品,追求一切从简的生活方式,从年轻时候起就一直将三分之一的收入用作慈善捐赠。他认为一切都是变化的,没有人能真正占有什么。最重要的还是生命的体验。他选择随时可以从零开始,坚信这样的选择才能带来更好的结果,有这样轻松的心态你可以去往任何地方。
不要让工作把所有的时间都占满,要给生活留出空白。如果匆匆忙忙,没有空闲和余力,就会错过真正重要的声音。如果一直保持身心轻松,生活就游刃有余,能经常接纳新的事物。这样度过的每一天也会更加快乐。看到这里,我发现自己的自我意识也很重要,我是常常被事情推着走的人,但真的需要常常停下来跳出来去做一些思考。最近开始一个新习惯,每天写复盘日记,我会给自己的这一天打分,会问自己一些问题,这样能把一天做个梳理,对自己也会更加了解。目前很喜欢这个过程,也算是和自己相处的一种方式。
还有一本是小川系的《倘若有柚子》,也是一本比较简单的日记随笔集。不过没料到原来真的可以出版的书可以这么随意,完全按照日期来排版的日记。写得内容无非是记录一些普通的日常,也没什么特别的故事。但是看起来确实又挺治愈的,感觉也是被启发到了。自从去年开始写周记,不知不觉也就养成了这个习惯,偶尔看看过去的内容,感觉也很不错。这就是记录和输出的意义吧。
看十三邀许知远和王伟忠的聊天,他提到一个人的创作跟他小时候成长的环境、他所学习到的东西与他输出情绪的主要方式是最相关的。那么我还是以自己比较舒服的方式去记录,就当堆肥哈哈,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
到最后,还是回到“忙”这件事,其实当下并不是一件坏事,说明我们的业务在增长,未来前景可观,在当下的环境是值得庆贺的。所以就算我想闲一点,短期内也未必如愿了。只不过心态不一样,不能真正让心亡了,哪怕我每天只抽出5分钟来放空发呆,这种有意识的对心灵关注就是对自己的拯救。可能我一心想着要气定神闲漂亮姿态生活,不过看起来依然手忙脚乱慌慌张张的。但怎么说呢,就还是挺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