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总结出在叶圣陶先生看来,要学好语文,必须各位注重读写能力的培养。
在读的方面,又可“精读”,也可“略读”。何谓“略读”,即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如何理解“略”字?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还是要指导,但是只须提纲挈领,不必纤屑不遗;一半系就学生时代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但是精读时候出于努力钻研,从困勉达到解悟,略读时候却已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自会随机肆应。虽说是“略读”,但还是离不开老师的指导,那老师具体要做哪些方面的指导呢?一、版本指导。现在的书籍各种出版社的都有,版本不一。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来甄别适合学生的版本;二、序目指导。读书先看序,是一种好习惯。序文的性质常常是全书的提要或批评,先看一遍,至少对于全书有个概括的印象或衡量的标准;然后阅读全书,就不至于茫无头绪。目录表示书本的眉目,也具有提要的性质。三、参考书籍的指导。精读方面要多多参考,略读还是要多多参考。但是参考的推荐,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四、阅读方法的指导。五、问题指导。
现在的学生似乎都不愿意阅读。但阅读却对一个人的思维发展起着极大的作用,所谓聪明,其实也就是悟性好,思维敏捷。要做到思维敏捷、悟性好,关键在于大量的阅读。阅读能使人的知识储备量增加,大脑能快速的调取出有用的信息来服务你当前所需。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有意识的锻炼我的学生的阅读能力,结合微写作的形式,已经响应当下最流行的整本书阅读的号召,让学生每天读经典名著,写读书笔记。颇有成效,效果较佳。
以上所述,自然而然的就由阅读转到了写。学好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举足轻重的。写作必须把它看成一件寻常事,好比说话一样。但是又必须把它看作一件认真事,好比说话一样。写作不是无中生有,必须有了意识才动手写作,有了需要才动手写作写作,一定要有个中心。对于中学生来说,以上提到的是他们最缺乏的。他们写作就是为了拿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分数,而不是为了发表的意见观点,或是抒发自己的某种,这就使文章失掉了他本来的价值。因此,我时常提到要使创作回归其本身的价值,你有感的时候就一定得发,这种发就是用笔抒发。
语文学习,掌握了阅读与写作两大块,基石也就牢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