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我的儿子满一周岁。这一年我真是跌跌撞撞,摸爬滚打的一路走来,带孩子从来就不是件容的事儿。好在,这一年过去了,回头一看,宝宝已经会走路了。
一周岁的宝宝也吃不了太多东西,所以他的生日,我和他爸不过是找个借口慰劳自己罢了。订了一个生日蛋糕,蒸了两样海鲜,做了一砂锅的韩国泡菜锅,人少,好打发。当然这些东西,基本小寿星也就是看看,还有当个道具给我们各种摆拍。这个生日就算过了。
突然我想起我妈了,想起我小时候妈妈给我过生日了。我的生日也是春天,小时候从没有生日蛋糕,但是在我记忆里,每次过生日,妈妈都会给我做鱼。记得有一次,妈妈接我放学,那天下着淅淅沥沥的春雨,妈妈背着我,我在妈妈温暖的背上听见她跟我说生日快乐。回到家,一桌子的饭菜都已备好,有春天才有的特产山菜,有一条鱼。记得那顿饭好香好香,那味道我梦里都记得。
我妈妈是个中学的数学老师,勤劳、善良、传统。小时家里人口多,妈妈完成繁忙的工作下班后,还要做饭,做家务,非常的辛苦。在小时候的东北,冬天里最麻烦的事就是洗衣服。到了周末,我妈要给一家人洗衣服,在家先洗第一遍,然后端着一个大盆走十几分钟到鸭绿江里再去涮干净。冬天的江面结了厚厚的冰,好多主妇都是到江面上的冰窟窿里去洗衣服。有一次,我妈妈洗完了衣服准备离开时,端起重重的大洗衣盆转身,脚下的冰突然裂开,妈妈一脚踩下去,整个一条腿掉到了冰窟窿里。那可是三九天的东北啊,那条腿拽上来后,马上都快结冰了。我都无法想象,妈妈是如何端着盆走回家的。
我和妈妈有时候就像姐妹,可以无话不谈。我从上大学离开家后,每次跟我妈通话都最少说个半小时,1个多小时是常事儿。有一次,我在车里接我妈的电话又唠了好久,朋友说,你怎么跟你妈这么多话,我跟我妈就没啥好说的。是呀,我妈就像个大姐,我总是会跟她说说最近好笑的人、愤怒的事、 想不开的心情,她始终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其实我长大了,她变老了,我快了,她慢了,很多事情她也给不了我什么建议或者帮助,但是她总可以安静的听我说,她可以让我放松,这就是最大的帮助。
妈妈特别重视亲情。记得有一年,我哥哥来北京出差,临走前在我这里住了一晚。他当天下午出去应酬很晚都没有回来,我看天都黑了,特别着急,打了几个电话追问,甚至有些愤怒。这么晚了还不回家,不知道我担心么?哥哥只是在电话里笑着说,就快回家了。那晚应该是大概十点的时候他才回来。后来我觉得好笑,因为也不是很晚,平时我哥要是在家肯定这也是常事儿,或者更晚回家。但是在我身边,我竟然就这么着急,这应该就是牵挂。我后来把这事儿当面告诉我妈,告诉她我当时心里有多牵挂,多担心,妈妈哭了。相信那一刻,妈妈知道,我们都已经长大了,不用她再事无巨细的一一叮嘱了。我们已经明白,只有亲人,才会慷慨的赠予你时光与情感。当有一天,父母不在了,我们还有手足,我们有同样的记忆,同样的亲情,我们还会站在一起,这是我妈妈最看重的。
妈妈身体总是很硬朗,很少生病。可有一年她突然病得很重,当我知道的时候她已经住院了,当时我看到妈妈由爸爸搀扶着,从医院楼道里远远的走过来,她痛苦的往前走着,已经没法直起腰来,她的身体蜷缩的那么小,我当时就急哭了。妈妈不是个铁人么?她总是很强大,一直能够应付所有事么?是的,我总是相信妈妈永远强大,这样我才有地方好遮风挡雨,这种依赖的心里,阻碍我的成长,也阻碍了我对父母的体谅。因为我的依赖,才让她娇小的身躯压着所有沉重的担子。
打那以后,我慢慢变化着。孩子的成长,源于对父母的模仿,妈妈那次生病以后,我开始逐渐模仿妈妈的坚强,模仿她的能干。慢慢的我会对她说,这事儿听我的,你听话。以前你是妈妈我是孩子,现在我长大了,你是孩子了。妈妈也很配合的说,好。
一个人对妈妈的印象,也许不是她有多美,不是她做的饭多好吃,不是她叠的衣服多整齐,而是,一个妈妈对待自己孩子的独特方式。每一个妈妈都是独一无二的,当我也做了妈妈以后,我身上有了更多我妈妈的影子,并且从妈妈那继承了一种只有母亲才有的矛盾品质—又坚强,又温柔。我也成了那个给老公和婆婆做完一桌子饭菜后,说,你们先吃,我去哄孩子睡觉。在每晚孩子夜醒十几次,严重缺觉,面对孩子的哭闹,还是很镇静的温柔对待。
我希望像我妈妈一样的能干、善良,我的妈妈,我希望你快乐、平安。你真的可以歇歇了,明天母亲节,祝我的母亲节日快乐。也祝福所有天下的母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