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牵住手的雀跃到拉黑的决绝:中年人的感情,容不得半分敷衍》

中年女人的爱情,路在哪里?

一、试探里的微光:那些让心松动的瞬间

假期里早已察觉相处的困境,我甚至悄悄打了退堂鼓。若不是还有他的东西在我这儿,或许早就断了联系。原想把东西还给他,就当作这段关系的句点,可他来的那天,手里提着一个保温桶,说是特意做了道菜送来。

揭开盖子时,热气混着菜香漫出来,心里那点刚硬的决定,忽然就软了。这段时间的冷淡像层薄冰,被这突如其来的用心悄悄融化了一角。更让我犹豫的是孩子——他总缠着问“叔叔什么时候来”,小脸上满是真切的喜欢。我望着孩子亮晶晶的眼睛,心里冒出个念头:要不,再试试?

女人对感情的期待,有时简单得像个孩子。不过是想要个明确的态度,一句踏实的承诺,让关系能往前挪一小步。可他偏不,总在靠近时又往后退,像在雾里走,看不清方向。

那段日子,我索性把期待收起来,不再琢磨他的眼神、他的话,反倒过得轻松些。只是委屈感像藏在衣角的线头,时不时冒出来勾一下心。七夕节那天,一整天没等来任何动静,第二天忍不住问起,他竟愣了愣:“这居然还是个节日?”

想起一周前,我精心挑了个剃须刀给他,而他在七夕过后的回应,不过是吃饭时说句“今天餐标可以高一些”。我在心里也只是无奈地笑笑。

可转折又来得猝不及防。或许是半个多月没见,生疏里生出点新鲜感;或许是他主动拿起碗筷去洗碗,水流哗哗声里,我忽然觉得心里暖暖的;又或许是那天他没像往常一样念叨“省着点花”,坦然接受了我选的餐厅。

从餐厅出来往家走,他牵着儿子的手小跑在前面,孩子的笑声像串银铃。我吃得有些饱,慢慢跟在后面,他回头看见,竟停住脚步等我,没催也没问。走到路灯下时,我忽然伸出手,轻轻牵住了他的。

那晚的月很亮,像枚温润的玉挂在天上。我们站在路边抬头看,他说“真稀罕”,我没说话,心里却悄悄畅想起以后——或许可以一起看更多的月亮,春的、夏的、冬的。那天的我,连自己都觉得陌生。活泼的,热情的,会主动回应他,会迎着他的目光不躲闪,像沉溺在温水里,醉醺醺的。

后来才明白,我身上那层坚硬的盔甲,是被他那些细碎的陪伴、不经意的呵护,一点点卸下的。原来中年人的心动,不是年轻时的轰轰烈烈,而是在“他愿意等我慢慢走”“他记得孩子爱吃的菜”这些小事里,悄悄生了根。

二、骤冷的温度:从云端跌落地的清醒

他回去后,我窝在沙发上刷抖音,对话框里的字敲了又删,满脑子都是刚才相拥的画面。心血来潮,发了句“皇上请翻牌子”,他回了个龇牙笑的表情。我又逗他“侍寝如何?”,屏幕上跳出三个字:“甚是满意。”

指尖在屏幕上敲出个“赏?”,心里带着点小雀跃,像藏了颗糖。可他的回复跳出来时,那点甜瞬间变成了冰——“赏一屁股,来一脚”。

盯着那行字看了足足半分钟,刚才还热乎乎的心,像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凉得发僵。原来前一刻的温情都是假的?原来在他眼里,我的主动可以被这样调侃?那点好不容易升起来的热情,瞬间被浇得烟消云散。

关系往前走一步,竟难成这样。我看不到半分尊重,只觉得难堪。手一抖,点了“解除好友关系”,又拉黑了他的账号。做完这一切,胸口还在突突跳,像刚吵完一场架。

没过多久,微信提示灯亮了,是他。原来他原本想分享个视频给我,标题是“做人不能太贪心”,却发现被拉黑了。点开那个视频的瞬间,我反倒松了口气——幸好拉黑得及时。这不又是来给我“上课”吗?又是想用这种方式PUA我吗?

相处这几个月,他总这样。520那天,没任何表示;我生日,只收到句干巴巴的“生日快乐”;七夕节,更是忘得一干二净。我要的从来不是多贵重的礼物,不过是份用心的小心意,哪怕是朵路边的小野花,也比冷落在家里强。可就连一句正式的表白、一件像样的定情信物,都没有。

我不是计较的人,喜欢了,选择了,就愿意包容。哪怕我离异带个孩子,也从没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哪怕经历过婚姻的风雨,依旧想守着那份单纯,等一份两情相悦。他的好,他的付出,我都看在眼里,也愿意回应。可他呢?刚确定关系就有意无意哭穷,动不动就教育我“要懂事”,这样的相处,像鞋里进了沙,硌得人不舒服。

不可否认,见面时他也有让人暖心的地方。到山顶看日出细心带了厚衣服,对孩子有足够的耐心,陪我们去看追日落,镜头里的风景和笑声,都是真切的幸福。我总告诉自己,人无完人,喜欢他的优点,就得接受他的缺点。

可他从没意识到,那些随口的调侃、莫名的“教育”,早已成了精神上的困扰。我独立惯了,能扛事,能吃苦,却受不了这份不被尊重的委屈。精神上的PUA,比物质上的匮乏更让人窒息。

谁能想到,前一天还你侬我侬,甜得像浸在蜜里;第二天就从山巅跌落地底,痛得喘不过气。拉黑他的那一夜,梦里全是他的影子,好的坏的,缠得人睡不安稳。相处不过几个月,断舍离时竟像割肉般疼。这样的状态,持续了整整两天。

三、未来的路:在孩子的哭声里,哪里是方向?

心里憋着太多话,不吐不快。于是给他发了条信息,说“我有话想跟你说”。他回“我没拒绝你”。那一刻,千言万语涌到嘴边,又忽然卡住——若是说了,他还是没回应,我会不会更难受?

没等我组织好语言,他先问了:“为什么删我抖音?”我握着手机没回,他紧接着发来一句:“要不微信也删了吧。”我盯着那行字看了几秒,回了个“好”。

他又说“你分不清真假”,问我“是不是事事都要在细节里体现有你”。我说“不是”。他再追问“那为什么删抖音”,我终于敲出几个字:“因为你不尊重人。”

这句话发出去后,对话框就静了。直到第二天,我忍不住问“为什么不回复”,他才说“火大,不想伤及无辜”。他说被删抖音让他很难释怀,还问“以后会不会连微信也删了”。我说“是第一次”,他紧跟着一句“删了就不会再加回来”。我回了两个字:“接受。”

周末到了,以前都会约见面,显然这次是不可能了。心里憋着气,就算见了面,也只会冷着脸,何苦互相折磨。儿子却不知情,缠着问:“叔叔今天来吗?”我说“不来”,他立刻红了眼眶,跺着脚说:“叔叔不来我不回去了!”

我把手机递给他:“你自己跟叔叔说。”孩子带着哭腔发了条语音:“叔叔,我要你来。”他回得很快,带着点调侃:“不敢去,怕你妈刀了我。”

儿子一听,把气全撒在我身上,哭着喊着“都怪你!叔叔才不来!”我抱着他哄了好久,说“叔叔忙,下次再来”,他才抽抽噎噎地作罢。

看着孩子红红的眼睛,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疼。说不想他来是假的,可问题没解决,见面也只会更别扭。人到中年,谁都改不了骨子里的脾性,我不指望他变成我期待的样子,可也不愿意在一段关系里,把自己活成小心翼翼的模样,连自信都丢了。

哪有什么“把损人当夸奖”,不过是真心不够罢了。若是真的在乎,怎会舍得用刻薄的话伤人心?若是真的珍惜,怎会连最基本的尊重都给不了?

写在最后

这段感情像场仓促的雨,来得急,去得也快。雨停了,心里却亮堂了许多。中年人的感情,不该是互相消耗的拉扯,而该是彼此滋养的温暖。可以不富裕,但不能不真诚;可以有缺点,但不能没尊重。

我依旧相信爱,相信缘分,只是更明白,好的感情从来不是求来的,而是两个灵魂的互相奔赴。若遇不到,一个人带着孩子认真生活,也很好。至少不用在患得患失里煎熬,不用在委屈里假装大度。

孩子渐渐忘了这件事,依旧每天放学缠着我讲题,周末拉着我去公园放风筝。日子回到原来的轨道,平淡,却踏实。偶尔想起那段相处的时光,有暖,有痛,最终都化作了释然。

或许,每段感情的意义,从来不是一定要走到最后,而是在其中看清自己——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不能忍什么,然后更坚定地往前走。往后的日子,愿我们都能在感情里从容,在生活里清醒,活得像秋天的阳光,温暖,且有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