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公众号文章——今年最红的北大女生:她的泪里,藏着2.9亿农民工的痛

这个女孩,叫钟芳蓉。

对,就是那个报考北大考古,引发4亿人讨论,成为考古界团宠的留守女孩。

身处纷扰的舆论漩涡中,钟芳蓉除了发布一条微博,予以回应,解释报考北大考古,是受樊锦诗先生的影响,是自幼就扎根的梦想,再无回应。

常年留守在家的孩子,自幼就失去了和父母的连接,从日常生活的一饭一蔬,到心理精神的一寸一土。

她在父母不能归的故乡,兀自生长,独自坚强。

她在父母没能去的学校,遨游飞翔,攒劲向上。

那不得已的告别里,藏着她和弟弟的未来。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大概就是这样的道理:

理解父母的不容易,所以要强撑着做好自己。

“还有,以后,她以后不会像我一样,让她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一家人能开开心心地在一起。我们没有。”

他们是操劳疼痛的,但他们不需要同情。

他们需要的是尊重。

他们是底层卑微的,但他们不需要怜悯。

他们书写着另一种高贵。

我们都是站在父母的肩上,走向远方。

是这肩膀的扛起,让我们创造了走出大山,走出愚昧,走出狭隘,走出贫困,走出轮回的奇迹。

读书不是穷孩子唯一的路,却是一个底层之家升级换代的最好的路。

钟芳蓉式的孩子能有今天,靠的是自己的聪慧和努力,拼的也有父母提供的起点和格局。

资本和流量为王的时代,理想和热爱显得陈旧。

但是,时代的泥沙一晃而过,赤子的初心永远珍贵。


读后感:

人人都应该有支撑梦想的权利。

父母的远去,是为了给你支撑起一个想要的未来,他们什么都不懂,却给了你所有。

资本和流量为王的时代,梦想更加弥足珍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