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物质越来越丰富,但人的精神却越来越匮乏,如果物质不能满足心灵,那又是什么满足心灵呢。那些潇洒、从容、自在的人,是天生就和我们不一样吗,为何人会感觉心累呢。
我们一起看孟子开给心灵的解药。(如果不喜欢古文,可以跳过“原文”先看解读)
1
原文: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才,出生的人性)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今夫麰麦(móu麦,大麦),播种而耰(yōu,翻土锄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bó,茂盛)然而生,至于日至(夏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qiāo,贫瘠)、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
“口之于味,有同耆(同“嗜”,嗜好)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厨师祖师爷)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西晋音乐大师),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春秋第一美男子),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
“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选自《告子章句上》)
解读:
孟子说:“丰收之年,年轻子弟大多性情懒惰;灾荒之年,年轻子弟大多性情火暴。但这不是因为不同的人性,而是生活环境影响了他们的心态。“
“就像种植大麦,都是在相同时节、在土地上播种;大麦拔地而起,均在夏至成熟。虽然收成会不同,但那是由于土地、雨水、耕种条件的不同造成的。凡是同类,都大体相似,人类也是这样;圣人,和我们是相同的人。“
”龙子说:’没看到脚样就编制出草鞋,不会编成草筐。‘天下的人脚都相似,鞋也都相似。“
孟子认为,人的天性都是大体相似,之所以表现不同,是由不同的生活环境造成的。
“对于食物的口味,天下人也有相同的嗜好;易牙最先摸清了大家的口味。假如对于食物口味的喜好,每个人都不一样,差别就像狗、马和我们的差别那样大,那么天下人如何都能在食物口味上认同易牙呢?对于制作美食,天人下都希望达到易牙的水平,这是因为天下人的口味都相似。听觉也是这样。对于音乐,天下人都希望达到师旷的水平,这是因为天下人的听觉都相似。视觉也一样。对于子都,天下人都认可他的容貌。除了瞎子,没有人不知道子都容貌俊秀。“
“因此说,对于食物口味,大家有共同的嗜好;对于耳朵听到的声音,大家有共同的嗜好;对于眼睛看到的美色,大家也有共同的嗜好。那么对于心灵,大家就没有共同的嗜好了吗?天下人心灵的共同嗜好地什么呢?是理、义,圣人比大家先摸清楚的天下心灵的共同嗜好。理义能够愉悦我们的心灵,就像猪羊肉能够满足我们的胃口。“
孟子认为,既然人类在味觉、听觉、视觉方面都有相同的嗜好,那么心灵上也该如此。圣人最先发现能满足心灵的是理义,推己及人,理义能够满足所有人的心灵。
这就是孟子给出的解药。
“理义”是什么呢?
王阳明说:心一而已,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
为了理解理义,我们把心灵比喻成一间房,满足心灵就是让房间住得舒适、舒服。
如何才能让房间舒服呢?
如果心胸尚小,那么房间就不大,除了生活必需品,我们不能在房间里摆放太多的东西;装饰物品会侵占我们的空间,贵重的物品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令人疲倦,这些东西需要心胸开阔了,扩大房间后才好装下。适宜摆在房间里的东西就是“义”。
房间如果乱糟糟,住起来会不舒服,我们需要把物品按照条理摆放在合适的位置,让一切井井有序,这就是“理”。
“义”和“理”能让我们的房间住的舒服。
我没在家里放置金山银山、名人字画,房间也整理的井井有条,为什么还感觉身心疲惫呢?
那是你把拥有的东西看得太过珍贵,几件家私被你当成了宝贝,费心呵护,舍不得使用,让家成了负担。
不呵护不就很快变得乱糟糟了,细心呵护有错吗?没错,但凡事要有个度,过和不及都是不“宜”。
况且,哪有用不旧、用不坏的家私呢,如果只知道守,最后只能面对满屋破败。你需要按时清“理”换掉坏旧的东西,添置新的家私,这样房间才能常住常新。
还有,如果小房子住久了,向往更大的房子,那就拿出勇气和魄力来,不经历一番购置、装修、搬家之苦,怎么能住上大房子。
千万不要在向往和畏惧之间徘徊,那样既得不到眼前,也得不到将来。
把心灵比喻成住房,是为了提供一种理解的视角,告诉大家孟子的“仁义”并不高冷。至于正宗的药方,我们还是继续听孟子说吧。
2
原文: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櫱(niè,新芽)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
”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选自《告子章句上》)
解读:
孟子说:“齐国东南的牛山上曾经树木繁茂,因为靠近大国国都,砍伐频繁,现在看起来还茂盛吗?新生的嫩芽日夜生长,雨露滋润,牛羊又跑过去啃食,因此牛山像现在这样光秃秃的。人们看见牛山光秃秃的样子,就认为那里没有长过木材,岂知道这不是牛山原本的模样?“
“那么在人身上,就没有仁义存在吗?但若放任良心不管,就像日日夜夜用刀斧砍伐牛山上的树木,心灵怎么还能美好呢?“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人性,只不过苟且的日子过久了,这份人性就被磨损得所剩无几了。所以,当有人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不是他天性如此,而可能是他的生活环境出了问题,或是他对环境的看法出了问题。
“人在睡而方醒之时,这时尚未待人接物,心中思虑最接近人的本性。一旦开始思虑,则杂念丛生,刚醒时的“夜气”就消失了。反复如此,夜气也就逐渐没了;夜气没有了,就离禽兽不远了。人看到禽兽,认为它们没有人性,这难道是人的实情吗?“
“因此,如果能够存养,万物都能生长;若不去存养,万物都会消亡。孔子说:‘提起它,它就存在;放弃它,它就失去。来去没有时刻,也不知方向。’这就是心吧。“
夜气,是指人经过夜间修养,刚醒时的思虑还没有物欲掺杂,内心澄明自在的状态。但这种光景很难保持,倏忽之间,各种闲思杂虑就风起云涌,心灵的清净自在就消失了,你有多久没有挺直腰板做人了。
人要培养自己原本美好的心灵,就要抓住体会这没被物欲缠身的瞬间,把这一刻的心态培养扩充开来。
孟子无法告诉你圣人之心是如何模样,因为人对事物的理解都是基于自己的体会,用语言无法讲明。就像学开车时,教练告诉你要半抬离合起步后,你还需要自己多次尝试体会,才能掌握这个技巧。
孟子这里说的就是一个切实可行的体会方法,实际滋味让你自己去体会;体会到了,你就明白了。
所以,不妨试试看,在清晨刚睁开眼的一刹那,注意体会自己的心态。孟子的药方,功夫都在自己身上。
人天生就有颗潇洒、从容、自在的心灵,但这需要你好好守护,好好保持。
人只需要管理好这颗心,其他所有事都交给这颗心来处理,只要心灵强大、健康、乐观,还能有什么事处理不了呢。心灵都这般美了,还需要去哪里找诗和远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