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选择
2018-04-30
三个真实的故事,或许对你的投资,人生之路的选择很有帮助。
一、张小龙的故事
1987年,18岁的张小龙考入华中理工大学电信系,后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在大学,张小龙住在东六舍2楼最东头的一间宿舍里,白天踩着拖鞋出门,晚上和室友守着酒精炉,边煮泡面边打「双升」。除了闷头读书学习外,喜欢下围棋、打桌球。下围棋,他坐一下午,一句话也不说。出去打台球,一晚上,都是他闷着头把球一盘盘打光,时间久了大家都不跟他玩。
在老师眼里,张小龙给人最大的两个印象:一是闷,二是喜欢睡懒觉。
同时期,雷军在离华科很近的武汉大学读书,已经通过卖软件,赚到人生第一桶金,开了一家叫“三色”的公司,在武昌广埠屯一带已小有名气。
1994年那个夏天,24岁的张小龙毕业了,分配到了电信机关单位。他站在政府机关大楼下,抬头一看,巨大的钢筋混泥土建筑,像个笼子,一种窒息从头顶压下来。一共没上几天班,张小龙索性辞职,买了张火车硬座票,一个人跑到了广州搞软件开发,梦想开发一个属于自己的软件。为了搞事情,张小龙到处游说朋友,被一顿狂喷:有时间去干点啥不好?非要整这个,赚不了钱啊大哥!
张小龙被怼得脸红脖子粗,闷了半天,憋出一句:一群没有志向的家伙!
谁也不鸟张小龙,他只好单干。每天下班后,张小龙把自己反锁在屋里,一边抽烟,一边噼里啪啦敲键盘,一干就是一个通宵,花了几个月时间写了一万多条代码。
1997年1月,张小龙的免费邮件Foxmail诞生,吸引了200万用户,反响还不错,就是一毛钱也没赚到。
那一年,周鸿祎算是迷你型土豪,官任方正软件研发中心的一名副主任。理着平头的周鸿祎第一次拜访张小龙,是在一个阳光暴晒的午后,广州满大街飘着凉茶和甘蔗汁的味道。周鸿祎在巷子里七拐八拐,最后到一个小黑屋里见到张小龙,屋里全是港台电影影碟。
周鸿祎好心建议张小龙:Foxmail是没有商业模式的,你必须加广告,要盈利。张小龙说:为什么非要这样?只要有用户,有情怀就好了。
那是王菲和那英第一次同台的1998年,情怀还是个好东西。但周鸿祎觉得张小龙只有情怀,没有商业头脑,烂泥扶不上墙,很傻逼,慢慢就不愿搭理他。
屌丝的张小龙,有一天出门去吃肠粉,吃完一摸兜,只剩3块钱。2000年,迫于生存,张小龙像卖孩子一样卖掉Foxmail,他很失落,黯然伤神,买了辆车,一个人去了西藏,消失了5年。
2005年,马化腾收购了Foxmail,张小龙被阴差阳错的“陪嫁”给了腾讯。马化腾看中张小龙的潜力,让他负责收拾QQ邮箱的烂摊子。三年后,张小龙把QQ邮箱起死回生,做成腾讯公司七星级产品。
接下来的两年,张小龙基本处于半退休状态。直到2010年10月,免费发短信的手机应用Kik上线,短短半个月就拥有了100万用户。
看到这款软件后,张小龙意识到,新的时代已经到来,连夜给马化腾写了封邮件:将来打败QQ的,一定是移动社交软件,我们应该赶快开发。马化腾还没睡,就回了四个字:马上就做。
次年,也就是互联网最沸腾的2011年,刚过40的周鸿祎,带领奇虎360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身价达到5.8亿美元。李彦宏身家623亿,成了中国大陆首富。马化腾身家340亿,上了《财富》杂志,成了商界领袖,人称小马哥。骨骼清奇的马云只用了一个双十一,全网就卖了52亿。还没遇到奶茶妹妹的刘强东,京东也完成了C轮融资,总计15亿。
剩下的互联网行业的若干人等,张朝阳在搜狐大楼里,风轻云淡也是几个亿的生意。Are youok的雷军也坐上了金山软件的头把交椅。还有笑起来有个小酒窝的丁磊,嫌网易CEO当得不过瘾,索性圈地1200亩,开始养猪。
大佬聚在一起,所到之处,推杯换盏,高朋满座,但就是好像没张小龙什么事。这一年,张小龙参加了一场大学同学聚会,33人的班里,有好几个人叫不出他名字,甚至还有一个女同学根本不认识他。
是啊,张小龙这种“闷油瓶”,一直都是社交的失败者。谁也没想到,身为社交失败者的张小龙,开发了一款社交APP微信,默默地上线了。
开发微信之前,张小龙对自己的团队说:微信不只是一个聊天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说完,整个团队的成员都笑了,根本没人信他的话。后面的故事你们都知道了。微信之父张小龙的身价,水涨船高,每年以百亿计算。
张小龙彻底火了,热闹是他们的,并不是张小龙的。生活里,张小龙像是一个深山里的人,谁也不知道他住哪儿,平常在干啥。腾讯内部的人,偶尔听到他的消息,也是零零碎碎的,像公司某次网球赛他得了冠军这样的消息。张小龙抽烟永远只抽KENT,穿衣服还是一身套头衫加牛仔裤。同款的衣服一买几十件,颜色都不变。他从不出去应酬,有一次,某个省长去腾讯调研,说很欣赏张小龙,想见见他,张小龙也不去。马化腾没办法,替他挡了。
张小龙几乎从不露脸,不参与任何会议。商业活动,张小龙也是一律回绝,他客气地说:我不想成为所谓的名人,也不希望成为大家口里的谈资。
发际线越来越靠后的周鸿祎,怎么也没想到,20年前,那个阳光暴晒的下午,在广州小黑屋里见到的张小龙,晃晃悠悠竟然也到了罗马。他心服口服地说:想不到,像张小龙这样单纯的人,也能成功。
二、李健的故事
1993年,爱好音乐的李健因为音乐特长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大学期间,李健加入了清华合唱团,多次在校园歌曲大赛上获奖。
1998年,李健从清华大学毕业;毕业后,作为电子工程系的本科生,他进入了国家广电总局,成为一名网络工程师。三年后,因为对音乐的热爱,2000年年底,李健辞去了大家都艳羡的工作,开始了自己的音乐之路。
2001年4月,与卢庚戌组成“水木年华”组合;9月,随水木年华推出组合首张音乐专辑《一生有你》。这是当年最火的组合和最火的专辑,获奖无数。大火的时候,因为不喜欢过多的参加颁奖活动以及与卢庚戌在歌路和音乐理念上的差异,李健选择主动退出水木年华。随后水木年华经历了重组,更是拿奖拿到手软,很多人认为,前成员李健没有赶上好时光,问他是否觉得后悔,李健强调:“我一直认为对于音乐来说,拿奖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必需的东西。我从来没有后悔过退出‘水木年华’。
2003年9月1日,推出首张个人创作专辑《似水流年》,收录了包括《传奇》等在内的10首歌曲,并包揽了整张专辑全部歌曲的作曲和编曲。2010年,王菲凭借传奇登上201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李健重新进入公众视野,但仅此而已。
2015年,作为补位歌手参加湖南卫视歌唱竞技类节目《我是歌手第三季》,大放异彩,用其富有人文情怀的独特音乐诠释,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大火后的李健同以往一样,并没有参加过多的商业活动,依旧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只是这一次,已经没有人能把他忘记。
卢庚戌还有多少人知道呢?
三、胡玮炜与范总的故事
2000年,出于对新闻的热爱,胡玮炜,进入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新闻系;而范总(我的朋友)从小穷怕了,出于对金钱的热爱,进入了这所学校的金融系。
2004年,本科毕业后胡玮炜进入《每日经济新闻》经济部成为一名汽车记者,由于移动网络的崛起,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越来越没落。胡玮炜工作并顺利,后来又去了《新京报》、《商业价值》和《极客公园》做科技报道,但境况依旧不佳。月收入刚过5位数,勉强维持生活罢了。
2004年范总本科毕业,继续读研究生,2007年,研究生毕业,顺利的进入一家顶级投行工作,年收入一开始就到了6位数,只是一场股灾,使得起步阶段并不顺利,但前途光明。
2014年,胡玮炜回到杭州虎跑,想要骑行,希望能租一辆公共单车,但办卡小岗亭关门,最后这次希望中的骑行没有成功。她萌生了创办共享单车的想法,与当时的老板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聊起这个创业想法时,张鹏真诚的告诫她:要面对现实,不可以过于理想主义。最初,胡玮炜没想过她会来领导这个项目,但身边的那些工业设计师后来就不断地在论证说这个有多难:会被偷走,不知道应该布在什么地方……各种各样的问题提出来,他们就退出了。最后只有胡玮炜愿意来做这个,她就变成了这个项目的创始人。
成功后有人再次问她,如果失败了你怎么办呢?她说:就当做公益了。后面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今年4月3日,摩拜被美团收购,胡玮炜这一把就将同龄人彻底甩开了。她说,她的初衷依旧没改。
2015年,经历过一轮股灾,范总资产被打回了原型。好在学历依旧经验仍在,他依然能够找到一个不错的单位,但是,北京的一套房子压的他不敢有一丝松懈。财务自由,只是一个梦吧。
这三个真实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启发。这就是人生的选择,过于追求财富,财富或许离你很远。专注于一件事情,你的人生自会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