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这么久,工作这么久,想写一些东西也很久了。
记忆里我还停留在高中的那个心态的那个自己,我总是以为总是觉得我还是那个自己。莫名其妙还是会不要脸的把自己带入18岁的时候。对于我而言,18岁之后的这7年,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我身边的朋友也还是那些朋友,尽管我也会慢慢认识一些新的朋友,但是我始终我带着我的老朋友们一起进入到我往后的生命里。
我不喜欢独处,又很喜欢独处。没错,我是个矛盾的人,一旦有人在我身边,我就会特别的依赖别人,在家的时候,父母把我照顾的很好,出门的时候,总会有人陪着我,在学校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疯起来的时候会被宿管阿姨敲门警告。
毕业的时候毫不畏惧的去上海工作也是因为和姚一起,两个人一起,从来不会害怕。合肥是我们的革命根据地,我从来不必担心回了合肥没人和我玩。在南京的这段时间是我独处最久的时间,我也认识了新的朋友,我也开始有了一些转变,独处的时候会思考很多,但是很少会想以前一样会写下来,感觉这种东西都是稍纵即逝的,文字和旋律是会不自觉的跑到你的脑海中的。
我碰到过很多美好的人,准确来说毕业的这两年,我没有碰到过不好的同事上司或者有恶意的人,或许是因为我是个对别人造不成威胁的人,所以勾心斗角的剧本里没有我。又或许是我攒了很多好运气,所以我遇到的都是很美好的人。
写文的目的是总结这两年工作学习的状态,希望自己可以反思,也希望和我有过同样困惑的人能早点走出困惑。
以前是很喜欢写字的人,就是那种会是不是在空间微博发小作文的人,手机备忘录里的小文章更是数不胜数,可是就在工作之后,备忘录里可能更多的是和工作专业相关,随着年纪渐长记忆力会越来越不好,备忘录久而久之真的变成了备忘录。
从销售到运营再到产品,作为一名经管系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我自认为我真的是已经把专业课的书跑了一遍了(除了财务管理)。尽管如此,我还是没有找到我在这个社会的定位,一开始我只是不想回老家所以拼了命的去外地工作,后来我发现那些留在家附近工作的朋友都攒下来钱了(大城市赚的多,花的也多啊啊啊啊),或者他们有的人都开始结婚生子走向生活的稳定阶段了。我无法主观的去判断这样是好还是不好,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老实说,我有一段时间是十分羡慕这样的生活的,父母在不远行,还有相伴一生的人一起,在安静的小镇子上和谐美满。
我陷入的困境就是我很难在大城市扎根,但是我已经适应不了小城市的生活节奏了。在工作上,因为一直在变换不同的岗位角色,导致自己虽然什么都懂一点但是没有专业没有深度真的是很尴尬的一个位置。希望大家都能早一点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自己适合什么,虽然说年轻是勇于试错的阶段,当然还是越早找到适合自己工作时更加圆满了。年少时候 ,总以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那一个,融入社会就会明白,你可能就是那个会被随时替代的人。无论你在什么行业,一个人的专业性,对工作的精度深度都是你的实力。
今天就唠叨这么多吧= =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