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间无杂草,认识的都是宝。
积食了,用一种植物,煎水服用,可快速缓解症状。
因此,它被称为"积食草"。
跌打损伤、骨折,用它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它是四季常青的灌木类植物,茎杆直立,高达3米左右。小枝下垂,又细又长,光滑无毛。
叶子互生,呈椭圆形、长圆形,长4~7公分左右,宽约1~4公分左右,基部宽楔形或者钝,顶部短渐尖或者短尖,边缘锯齿状,正背面均无毛。叶柄长1~2公分左右,托叶呈钻形,长2 毫米左右。
顶生或者腋生花,花梗下垂纤细,长8~14公分左右。小苞片5,呈披针形,长1毫米左右。花萼呈管状,长1.5公分左右。红色的5片花瓣,长5公分左右,深细裂作流苏状,向上反曲。雄蕊柱长而突出下垂,长9~10公分左右。
花落结出长圆柱形的果实,长约4公分左右,直径1公分左右。
就是这样一种植物,看上去非常漂亮,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同时,它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它清热解毒、消食行滞、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对咽喉炎、关节肿痛、气血不畅等病症,均有治疗效果。
你认识它是哪种神奇的植物吗?
它就是中草药吊灯花,有人也叫它五凤花、吐丝红、风铃佛桑花等名字,为锦葵科多年生灌木类植物。
它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台湾等地区。生长在海拔400~500米的树林里、小溪旁、山谷里等地方。适应能力强,喜欢高温湿润的环境。
它花期8~10~9月份(有全年开花),果期10~11月份,秋后或者冬季采挖,捡除杂质,清洗干净,切片晒干备用。
它根部和叶、花均可入药,味辛,性凉,归入肝经、肾经。具有清热解毒、消食行滞、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拔毒、消炎杀菌等功效。
主要对积食、风热感冒、温病引起的发热、咳嗽、咽喉炎、咽喉肿痛、口腔溃疡、气滞血瘀引起的肝脏胀痛、面色青紫、面色晦暗、湿疮、关节肿痛等病症进行治疗。
它可单用,也可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把它的鲜叶捣碎成泥,敷在患处,可治疗湿疮溃疡。
用它的根皮煎水含潄,可治疗牙疳口疮。
把它根和白花蛇舌草、蒲公英搭配煎水服用,可治疗湿热疮毒。
《贵州草药》记载:具有消食行滞、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食积、无名肿毒及骨折等症。
它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甾醇类物质、氨基酸类、蛋白质、脂肪酸等成分。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它具有抗菌、抗炎、消炎、降血糖、创伤修复作用。对高血压引起的脑溢血、脑血栓、肾病等病症均有治疗作用。
它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可煎水服用,根部用量一般干品5~15克。
也可捣碎成泥敷在患处。
也可研末调敷。
注意,吊灯花虽然很好,但是,因个体差异,不是所有人都能使用。
首先,它不可过量和长期使用。
脾胃虚弱者,禁用。
心脏病患者,禁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禁用。
过敏体质者,禁用。
正服用抗凝血药物者,禁用。
中草药配伍有诸多禁忌,为了安全起见,使用之前最好咨询医生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