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孙子兵法》中的“七计”有多准?从霸王破釜沉舟之战告诉你

导语:孙武《孙子兵法》中的“七计”有多准?从霸王破釜沉舟之战告诉你

在《孙子兵法》第一篇计篇中,孙武就提出判断一场战争胜负的“七计,”孙武曰:“吾以此知胜负矣。”

那么,此“七计”的判断有多准呢?

须先知何为“七计”?

“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其“七计”依次为君主政治、将帅才能、天时地利、法令严明、兵力强弱、士卒训练、赏罚分明。

当然,如果在打仗的两个军队双方,其中一方全部占据“七计”优势,那么战局形势以及胜负就很明显了。

但有一点的是,在作战中,很少有一方能够完全占据全部有利条件。因此,在根据此“七计”判别起来会有点难度,孙武也未将所有情况和细节全部言明。并且“七计”中决定胜负的最主要因素也未言明?而又是否是按“七计”的先后而定?

在历史上最有名的战争,被称为“项羽最得意之战,太史公最得意之文”的巨鹿之战。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少胜多之战,此战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霸王破釜沉舟的勇猛。

在此战中,楚军占了君主政治之明,因秦朝残暴无道,失去民心,但在此战中,君主政治也未有影响,因巨鹿之战中,援救巨鹿的诸侯军全都在作壁上观,唯楚军以一当十大败秦军。

楚军占了君主政治(在此战中影响不大)、将帅才能(霸王破釜沉舟)、法令严明、士卒训练、赏罚分明。

秦军占了将帅才能、天时地利(楚军涉水远征)、法令严明、兵力强弱(此战秦军20万,楚军5万)、士卒训练、赏罚分明。

咋一看,军队双方,楚军占了“五计”,秦军占了“六计”。如此为何楚军胜,秦军败?

此战关键于三点:超过了表面的“七计”。

第一点:在将帅才能方面,楚军远胜于秦军,面对强秦,这一点可以从诸侯军作壁上观看出。

第二点:楚军士卒训练远胜于秦军,在巨鹿之战中,楚兵无不以一当十。

第三点:在天时地利方面,表面上看秦军占了天时地利之优势,实则秦军不仅无天时地利之优势,且比楚军少了死战之决心。就是因为项羽破釜沉舟之计直接将劣势转为优势,断了楚军将士的后退之路,非胜则死。这样一来,秦军也就少了天时地利之优势,也如同楚军“五计”之势,但不如楚军,因为楚军因此多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所以,楚军无不以一当十。这一点自然也归功于项羽的将帅之能。

如今,我终于读懂了霸王心中“英雄造时势”、“人定胜天”的霸气之意。因为项羽破釜沉舟之勇气改变了天时地利,并且这一改变远胜天时地利这一条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十一家注孙子》集众家注疏,让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甚至不同时代看到对《孙子兵法》的不同理解,是不可多得的好书。然网络...
    森林1984阅读 2,426评论 0 0
  • 孙子兵法重点译文 说明1:兵哥本书的译文部分包括《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
    兵哥读兵法阅读 3,537评论 1 7
  • 《兵法二十四篇》是重要的蜀汉军事著作之一。据说为三国时期蜀汉名相诸葛亮晚年时所著,上面记载了诸葛亮几十年来行军打仗...
    汉唐雄风阅读 4,073评论 1 2
  • 关键词:宏观方面:央行宽松货币政策;独角兽企业 行业:房地产资金压力大;音乐平台“守城” 1.宏观:央行超量续作M...
    建武2018阅读 160评论 0 0
  • 昨天接到电话,今天要去县政府五楼开会,要把银行卡带着。 银行卡带着?霍!这回货真价实要给补助呀!...
    打灯笼的小星星阅读 477评论 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