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招标投标的若干往事(三)
——SW部评标专家
我们公司经常承接SW部的YW项目,在SW部征集评标专家时,由于我是研究生、高级工程师,负责公司技术工作,于是推荐了我。通过SW部的审查后,我顺利成为了SW部YW 项目的评标专家。
在十多年前,SW部就自己组建了评标专家库,有专门的评标中心,自己组织YW项目的招标与评标。
当时,由于YW项目比较多,评标专家相对比较少,一般评标的时间比较长(2—5天),专家一般是单位的领导或业务骨干、工作比较忙,请假参加评标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么困难,很多项目的评标安排在周末,这样方便了评标专家,但却苦了负责招标的相关同志,因为平时要上班,嗯,周末还得加班。后来,评标专家相对多了一些,评标时间才逐渐安排到工作日。
因为评标保密的需要,评标中心设置在封闭的楼层,进入评标区域时,需要进行安检(与登机同样的要求)、上交手机。评标中心有独立的卫生设施、没有电话与外界联系,可以看电视,因为要封闭几天,吃饭等由工作人员提供。
一次参与评标时,在签订保密协议以及无利害关系的承诺时,一位专家表示他变更了工作单位,一家投标单位与他有利害关系,因此他需要回避。因评标中心在京城,在请示有关领导的后,由重新抽取了在京城的应急专家参与评标。
因为要严格地执行相关评标程序,因此需要的评标时间相对比较长。每位专家均需要看完所有的资料,提出自己的评审意见。现在很多评标的时间比较短,一般也就半天到一天,因此专家一般进行分工,每位专家看一部分资料,对没有看的资料进行抽查、复核、认可。
专家看完资料后,提出需要投标单位澄清的问题,于是由工作人员发传真给投标公司。一般要求一天内投标单位提供澄清文件。在接到澄清要求后,投标单位整天整夜进行加班那是题中之义。嗯,我自己就加个好多次这种班!
嗯,通过当评标专家,提高了社会地位;在评标评标过程中,可以学习其他投标单位的长处、避免其他投标单位的错误,提高自己制作标书的水平;通过评标,认识了很多专家、与很多专家建立了感情;另外,参与评标还可以获得一定的劳务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