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爆火背后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今年春节电影档期最火的莫过于《哪吒2:魔童闹海》,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12日17:37,《哪吒2》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突破95亿元,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榜23名,超越《冰雪奇缘》,成为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TOP4。随着电影在世界多个国家热映,源源不断的人涌入电影院,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景象。95亿,相信《哪吒2》票房成绩绝不会止步于此,数字还会不断攀升。

        爆火在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堪为电影创作的巨大宝藏。哪吒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哪吒闹海的故事妇孺皆知。《哪吒2》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神话故事为蓝本,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也不仅仅是《哪吒2》,先前火爆“霸屏”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长安三万里》等都体现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

        爆火在对表达方式的创新。有共情表达,才能有共鸣声音。好的影视作品,能够让观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哪吒2》跳出了固有的脸谱化套路,通过创新表达方式塑造了丰富立体的角色。比如,申公豹在影视作品中常常被描绘为一个心机深沉、善于权谋的反派人物,但在《哪吒2》中,他因亲人申小豹到访,内心温情的一面被唤醒。背负着父亲、弟弟的希望,申公豹努力证明自己的心态让很多观众产生了情感共鸣。在表达方式上的创新,着实为影片加分不少。

        爆火在对视觉特效的打磨。动画电影之所以能够打动人,除了内在的情感深度,外在的视觉冲击力也是关键一环。《哪吒2》在立意表达上没有脱离时代、脱离大众、脱离生活,在视觉特效方面更是下足了功夫。为了将中国传统绘画和AI视觉技术深度融合,《哪吒2》的特效镜头近2000个,主创团队4000余人。一个1分钟的动作分镜,竟画了半年之久,其精益求精的态度可见一斑。在细节中展现匠人精神,给观众带来极为震撼的视听体验,当然会口碑爆棚。

        《哪吒2》的成功引发了各行各业的思考,如何守正创新、答好“文化+科技”融合命题,如何释放电影市场消费活力,如何提高电影技术手段,都需要我们持续探索和发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