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时代

  HBO纪录片,恶之特别报告:未来的工作 读后感。

  美国早在12年就提出了机器智能这一概念。在我看来,由于我们的人均gdp暂时落后,引出的问题自然和美国不在一个阶层——我们还在想办法发展,打工人也只管有钱就做时,美国正比我们更早的进入人机协作时代;他们甚至已经着手收取机器人税了,美名其约把这笔税发放给在智能时代找不到工作的成年人。

  不过现在他们的研究进度已经放缓了不知多少。我们国家加油干的话,技术已经超过了他们也说不定。

  无论如何,智能机器是一个堪称光明而美好的未来。只要迈过群体失业这个坎,每个人都将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潜能。

  ……

  讨论:机器人为什么能代替人工?

  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比起机器的确切与精准,光是我们偶尔会失神的大脑对比就已经落后了,与此同时,机器对细节的把控也毫不逊色。只要上传的职业资料到位,大数据能匹配到更多单独一人无法兼顾的细节技术,还能保持比人工更高的准确率,也更别说机器完全可以不眠不休的做同样一份工作而不觉得疲乏了。

  在深度学习的衬托下,经验是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但是,机器人无法代替所有人。

  与其说机器人夺走了不少人的职位,不如说现在是更替的时代,因为人类不可能停止进步。所以与其抱怨被夺走生存空间,不如想想,被创造出来的新职业可能会有哪些——机器操纵在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人在旁边的管控是必然的,如此便也有了数控;在与人交往时,机器不可能完全理解人类的语言,因为语义的影响因素是如此之多,不同环境,不同时间乃至不同个体所对话的语言,能有成千上万种语义的可能,这往往是机器所欠缺的,所以与人沟通的事情也依旧需要人类的在岗。

  当然还有艺术。哪怕机器能写歌,能画画,那都依旧是在广袤已创作出的作品下重新汇聚成的相似类型的作品。想要让机器创新,哪怕“全自动数据分析”的到来,也绝不可能。我不知道以后会如何发展,但现在我可以肯定的说,靠喂数据而诞生的智能机器是没有能力去开辟出一个新的艺术领域的。

  从我的角度看,我完全不相信机器人会取代我们人类。不管是何种方面,人类大脑的诸多可能性都不可能完全用机器替代,我们的大脑就是我们独特的竞争力。相反,我认为机器人倒像是一条鲶鱼,闯入我们这群沙丁鱼堆,让我们保持活力,保持警惕。如此,机器人的诞生也算是另一种“卷”了。

  其实机器人带给我们的好处比起压力,绝对是多得多的,放开心态保持进步,才是我们踏入机器时代的第一要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