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1 今日思考 奢侈的“从头算”

记得之前在混沌研习社就听过一堂课叫“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如果真要查一下,网上更多的是物理学的解释,第一性原理被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在著作和演讲中提到很多次。第一性原理最早来自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说:“在每个系统探索中存在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是基本的命题和假设,不能被省略和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我从网上寻找了一下其中的解释,比较认同的是这个:

所谓的第一性原理,就是就是回到这件事的根本,所有参与的人,都是为了这件事去的,过程中的沉余,都是可以去掉的。

简单讲就是从头算,从源出发点视角重新观察,抛开事物表象,从本质入手。今天思考更多是假设出发点是对的,如何在出发过程中少犯错误。如何追问事情的根本放在以后思考。

看似简单的道理,我们往往却是难以践行。很多时候,我们太容易惯性生存,按部就班。出发的时候,想法是好的,也考虑到本质,但在过程中,却因为各种诱惑,各种动摇,各种惯性表象,造成了为了这样而这样,为了惯性而惯性的行为逻辑。

例如,创业这件事,初心是想用一种更好的方法去解决现有的某个痛点。开始后,发现当初设想采用的方法并不能有效解决痛点,变量太多,压根就是瓶颈,这个时候,作为当事人就很难逃离出来,很容易为了死磕而坚持,不信邪的精神也拿出来,一定要搞定。

人陷其中,付出太多,在思考的时候就更难清空自己去理性思考问题,更不用说从头算,用第一性原理重新审视自己了。

沉浸其中,就很难用理性观察,当前这个方法是不是真不能解决问题,并赶紧想办法去寻找更好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死磕到底了。

看过很多教科书,文章说做产品,就要做到极致,但到底极致是什么呢,如何定义极致呢?

一个产品首要任务就是要更好的解决用户痛点,有用才是核心。有用的前提就是要有效解决这个需求,而不是为了极致而极致。

例如很多人吐槽微信的界面很土,话说回来,微信这个产品又不是为了解决界面时尚这个需求的,而是解决沟通效率的。

马斯克正是运用了第一性原理来看火箭发射这件事情的,原材料才占2%,98%的研发制造流程,他就想流程一定优化的空间,于是进入这个市场,反复试验,居然把可回收火箭研制成功,大大降低了火箭的发射成本。

无论是我们工作还是生活,我们总是很容易被各种鸡汤而动摇自己的初心,被各种感性,惯性干扰自己从头算的能力。

我们为了犒劳自己要吃顿好吃的,点了一份烤鱼,上来后,感觉味道不好吃,但考虑到:“太可惜了”,于是就坚持着把他吃完。生活中大量的“太可信了”的思想把我们从头算的能力而淹没。当初的从头算是:犒劳自己就是让自己吃一顿自己想吃,而过程中吃到了自己不想吃的东西,这个时候如果是从头算,就感觉作出决策,是店选择的不对还是鱼有问题,退掉换个别的菜,而不能从中间算,把想吃一顿烤鱼改成了不要浪费一条鱼的目的了。

自己每日思考写文章这件事,很多人跟我说让我开一个公众号,标题写的诱惑力足一点,这样可以吸粉,甚至可以广告赚钱等等,但从第一性原理的视角来看,我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养成思考的习惯,通过写作把我真实的思考过程写出来。

基于这个出发点,我怎么思考的我就怎么写,怎么方便怎么写,因此,我选择了更方便写作的简书,更甚是有很多观点别人可能不认同,但这就是我的思考,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可以持续优化真实的自己。所以,我每天都会在末尾附上我的出发点:每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以提醒自己时刻都要从头算,不要走偏。

是的,从头算,或者说第一性原理总是跟大量的‘太可惜了“在斗争,理性的自己和感性惯性的斗争。创业到中途,产品到中途,投入了太多,总感觉现在掉头,原来的投入“太可惜了”,而不去从头思考路线错了就赶紧掉头。

从头算的思维,就是让自己清醒的做事逻辑思维,对于得失,对于对错的决策要学会理性从头算,而不是从投入算,更不是用“太可惜了”的视角来计较,从头算,对了就是对了,错了就果断掉头。

每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772评论 25 709
  • “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明年花开蝴蝶飞,阿哥有心再来会,苍山脚下找金花,金花是阿妹”。一首“蝴蝶泉边”...
    去过北方阅读 3,318评论 0 0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古人将相思化诗,寄予远方佳人。相思成疾,却始终甘之如饴,这份相...
    岁晚_阅读 4,542评论 2 7
  • 骆言篇 我从来都只是一个人在狂欢。后来当我遇见薄童的时候,我以为我终于可以不是一个人。 我真正开始关注薄童的时候,...
    静脉武士阅读 3,613评论 2 0
  • @洪柒功―巨龙―厦门拆书帮: 【拆书学习法、拆书帮及分舵介绍】 ★拆书:一种读书/学习方法,拆为己用就是把知识转化...
    朱进伟西农阅读 7,296评论 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