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慢性支气管炎高发,3个方法缓解你的咳、痰、喘

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越发干燥,呼吸系统疾病数量也逐步增多!也是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发作的季节,如若不重视,轻则发展成肺气肿,重则发展成肺心病。且老年人是慢性支气管炎主要发作人群,冬季气温低,人体抵抗力下降,病情也更容易反复!我们要如何分辨、如何预防这些呼吸系统的疾病呢?

01什么是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

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慢性支气管炎多归属于中医学“咳嗽”“痰饮”的范畴,中医认为,老年人体质较弱,大多有肺气不足、免疫力低等情况,容易患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感冒等咳喘病症。其病因与风寒湿热和体内的痰湿瘀血等病邪有关,此外还与人体正气不足的内因密切相关。

其特点:支气管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病程持续2年以上,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

急性气管炎

急性气管炎是由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无流行倾向,老年人和小孩容易被感染。

症状表现:主要为咳嗽和咳痰。多发生于季节变化的时候,比如:秋冬、春夏换季的时候。

02如何防慢性支气管炎

衣:注重保暖

服装上可以选择保暖、舒适的材质,如穿羊毛、羽绒、棉质外套,尤其要重视颈部的保温,戴围巾、围脖,穿高领衫等护住颈部,外出时注意佩戴口罩。

食:合理膳食

不宜过食肥甘、辛辣刺激之物,多吃如梨、枇杷、芋荞、橘子、蜂蜜、银耳、百合、白果、杏仁等有助于清肺热、化痰的食物,以及玉米、红薯、高粱、芋头、胡萝卜等性平食物。此外,还应及时补充水分,有助于稀释痰液,便于痰液排出。

住:温暖通风

保证室内温暖的同时,最好在每天温度较高的正午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可以在家做一些调节情志的读书、休养等行为,代替去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

03三个方法调养咳、痰、喘

缓解慢性支气管炎、补正气,可以试试以下几个方法!

1. 中药泡水喝

平时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一到秋冬季就咳嗽的老年人,可以准备麦冬、桔梗、陈皮、甘草各5克来泡水喝,这个小药方最适合调理因“燥”引起的咳嗽。

如果老年人平时爱出虚汗、容易咳嗽、身体乏力、精神倦怠,则可能属于“肺气虚”的类型,这类人适合用沙参、黄芪各10克来泡水喝。如果效果不理想,平时还可以将2~3克的西洋参片含在嘴里,此方能有效增强肺气、预防呼吸道疾病。

如果在咳嗽的同时感觉嗓子发痒、有点疼痛,平时还有爱吃辣、爱喝酒、爱吃烧烤、爱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则属于“肺有燥热”的类型,这类人可用桑叶、桔梗、黄芩、甘草各5克来泡水喝。

如果咳嗽的同时有痰多、痰质清稀、舌苔白腻等症状,则可能属于“肺寒”的类型,这类人可用苏叶、杏仁各10克,生姜3片,甘草5克来煮水喝;或服用“杏苏二陈汤”,组方为苏叶、杏仁各10克,生姜3片,甘草6克,茯苓、法半夏、陈皮各10克,水煎服。

注意:治疗疾病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上述方子一天1天1剂即可,如果症状严重,且经长时间调理后效果不好,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就医了。

2. 穴位按摩

▶ 肺俞穴

肺俞穴位于脊柱区,在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每天按摩肺俞穴80~100下,每日2次,有缓解咳嗽、气喘、鼻塞、咯血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病症。

▶ 列缺穴

列缺穴位于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每天按摩列缺穴80~100下,每日2次,有缓解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感冒、咽喉炎等病症。

3. 食疗

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需要调理肺,平时可以多吃银耳、藕、梨和百合等清肺化痰的食物。

▶ 百合粉粥

做法:百合粉30克(鲜百合60克,干后磨成粉),粳米100克。淘洗净后加水煮粥,粥快熟时放入百合粉和适量冰糖,再煮至粥熟。

功效:此方源于《本草纲目》,可作早、晚餐服食,每天服1~2次。适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热干咳等症。

▶ 川贝粥

做法:粳米100克,川贝母粉5~10克。淘洗干净的粳米加适量砂糖煮粥,粥快熟时加入川贝母粉,煮沸。

功效:此方源于《资生录》,宜温热服食,每天服两次,可作早、晚餐。适用于肺结核、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症。

此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可以通过深呼吸的方式来养肺,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