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天高气爽。
2018年10月15日,放下工作与家庭,我来到美丽的师范大学,开始了为期20天的《2018国培计划——培训师的培训》学习生活。
在班主任的精心组织与关心下,短暂的学员生活紧张而充实。专家大咖们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讲解分析,犹如醍醐灌顶,让我茅塞顿开。总结这阶段的学习,收获如下:
一、提升法制素养,奠基幸福人生
这是培训第一天师大附中刘老师的讲座主题。回想自己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二十多年,有辉煌也偶尔心灰意冷,职业倦怠。刘峰老师联系世事,结合自身过硬的专业素养,举事例,说事实,幽默风趣,深入浅出,使我布满雾霾的心灵拨云见日。
使我明白:宝贵的时间不是用来生气的。所有能让自己不舒服的事,都能让自己发现自身的太过与不足。所以应该主动调整自己,高站位的看待教育,看待别人,看待自己。在专家引领与同伴互助下多做自我反思,提升法制素养,拒绝职业倦怠。努力向“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慈之心”的四有教师靠近,寻求职业幸福!
二、关注数学史数学文化
师大王教授的讲座,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本数学科学的历史画卷,让我了解了丰富数学世界的点点风土人情。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而数学文化的教育能给予学生一种宽广的视野,一种严密的思维,一种敏捷的作风,一种顽强的精神,一种刻苦钻研的品质,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我们应该多关注数学文化的渗透和自身数学素养的提升。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整数分数统称有理数”?为什么把“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为什么把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四个部分称为“象限”?为什么把未知数称为“元”?“函数”名称的由来?
我们关注数学史,既能提升个人数学素养也是文化传播的需要,教材整合的需要。
三、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及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参加这次培训师的培训的同时,我也参加了《2018国培计划初中数学送教下乡》项目,我们县送教下乡的培训主题正是“初中数学概念课的教学”。
有需求才会有实效。鲍老师的精彩讲座犹如一场及时雨,适时浇灌了我渴求的心田。
1、为什么要谈概念教学?这也是我反复考虑的问题。一是我们初中阶段的数学课从广泛意义上说大多数属于概念课;二是目前概念教学存在几个误区:1、“一个定义,几项注意”式的概念教学模式;2、以解题教学代替概念教学;3、记忆加训练式教学;4、部分老师对数学概念理解不透。如:曾有一名老师在讲《从分数到分式》这节课时,认为分数与分式属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整节课都是围绕这种认知展开。还有一名老师在讲《因式分解》这节课时,对“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属于“过程互逆”还是“运算互逆”不明确。
袁隆平小时候喜欢化学,物理,生物等很多学科,但他不喜欢数学。为什么?因为他喜欢问“为什么”?比如为什么“两条直线相交,夹角是90度,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老师说,书上就是这么说的,规定的,你记住就行了!于是他认为数学是一门不讲道理的学科,兴趣渐无。
这说明我们当老师的必须了解每一个概念的本质属性和它的内涵与外延,才能正确引导学生。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教他们数学知识更重要!不恰当的概念教学可能会把一个数学家或科学家的最初兴趣扼杀在摇篮里。
最起码,我们不能让所有人一提到数学就联想到“枯燥无味”!
2、怎么上初中数学概念课?
鲍老师总结出七个步骤:(1)背景引入;(2)典型丰富的具体例证——属性的分析、比较与综合;(3)概括共同本质特征得到概念的本质属性;(4)下定义(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5)概念的辨析以实例(正例或反例)为载体分析关键词的含义;(6)用概念做判断的具体事例——形成用概念做判断的具体步骤;(7)概念的“精致”——建立与相关概念的联系。
也就是说,任何概念的得出都应该是自然的,因需要或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我们应该注重概念生成过程及背景的教学。弄清概念“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
四、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路径和方法
赵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熟练生动形象的演示,让我深刻体会到信息技术对课堂的深远影响。
他首先帮我们厘清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的一路发展历程。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也密不可分。初时,教育部提倡“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后来“注意信息技术与课本内容的整合”;2018年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然后具体介绍了几何画板在数学课堂上的运用方法。本来对几何画板我了解的很浅显,也只是在每学期命题时用一用。很多图还画不出。听了赵老师的讲座,很多困惑疑难迎刃而解。我不单单掌握住了犹如平移、翻折、旋转,迭代等基本作图,还学会了制作简单的动画。下课后迫不及待地在电脑上操作了一遍。
学习使我充实,也使我越来越感到自己的不足和知识的贫乏。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瑾瑜教授的高站位“教师培训观”,商丘师院王启明教授对这次“国培计划(2018)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项目”方案的解读。更是高屋建瓴!让我对教师培训这个项目有了更高更深层次的理解。
总之,培训的每一天,不同的专家都让我有不一样的收获。纸短情长,学无止境!我愿把自己所学到的点点滴滴付诸于实践,回归于教育教学,尽职尽责尽力!
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