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首诗虽然写于唐代,到今天已经过去了1千多个日日夜夜,当这首诗再次映入眼帘时,不免感慨万千。现在我们居住在大城市里的人们,又有几个不是少小离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呢?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我是70后出生在一个南方农村的孩子,自从考上大学后,毕业了就留在北京工作了,记得离开家乡的那年只有18岁,一晃在北京已经生活了快30年了。期间也会回去,但回去的次数越来越少了,现在一年大概就回去一次了。每次回到老家,真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好多的新面孔都不认识了,他们也不认识我了。看看小时候玩耍的地方依然在,只是物是人非,看到此景不免有些许的无奈。
我家住得离学校不远(小学),小学的时候上学很方便,即使老师敲打了预备铃后,从家走过去就可以。现如今小学已经没有不上课了,但还没有拆,只是显得有些破败不堪了。每次回家看到学校,瞬间我的记忆都会带我重回到那个年代。那时候的农村,经济很落后,家里都很穷。父母们整天忙碌着,很是辛苦,也仅仅能维持全家的温饱,有时候还接续不上。穿的就更不用说了,基本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里一件衣服穿九年,是指一件衣服大的穿了,小了后给老二、老三穿。那时候每家的小孩都比较多,少的二三个,多的七八个都有,我们家就兄妹五个。尤其到了冬天,教室里没有暖气,特别冷。有的窗户玻璃坏了,也没有人维修,我们只好找来一些书报纸把坏掉玻璃的窗户勉强胡住,只要不要让风吹进来就好。为了取暖,好多的小孩都自带火盆,在火盆里放一些木炭,上课的时候把火盆放在脚底边,这样可以暖和些。在那种环境下,大家还在坚持学习,我也很佩服我们自己,呵呵。现在看看周围的孩子,坐在有暖气空调的教室上课,他们好幸福呀!
那时我的最大的游乐场就是学校的操场,白天上课的时候,大家利用课间时间相互追逐、嬉闹,非常的高兴。尤其到了夏天的傍晚,我们住学校周围的孩子都会来到操场玩耍。有跳皮筋的、有跳海的、有打电游戏的、有玩抓特务游戏的(这些名称可能有些人看不懂,这可是我们那时的童年幸福)等,好不热闹,只要不下雨,每天都这样。想到这些,仿佛自己又置身其中了,还有当初很多玩得好小伙伴,他们也都基本没有联系了,很想念他们。
想到这些,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人们,虽然离开了这里。但是家乡的一景一物都深深地存留在脑海里,随时随地都会浮现在眼前,想着想着也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