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号开学,明日放假,连续上了13天班。上次记录到11号,这6天我都做了什么?
12号母亲节算是做了一个小课程,达到了闭环效果。诵读诗歌,讨论诗歌,给妈妈写信,近30位妈妈看了孩子的信后,又在班级群里写回信,我让孩子一一读信。今年的母亲节对我触动很大,因为我也是女儿,也是母亲。
13号再次修改俊翰的习作后,发给陈主任。孩子做的感人,写得生动,我想给孩子自信,想擦亮这颗星星,只因孩子曾经说:从一年级到现在,班里很多孩子都拿过奖,而我却没有。今日地震演练,想到了汶川地震时,我的教室在五楼,我先让孩子躲在桌子下,又安排快速下楼,到了操场惊魂未定,清点人数。过了好久好久,才想起我的两个上小学的女儿,慌忙跑到孩子的班级看了一眼。
14号,冯子皓代表班级为中段全体师生做演讲,主任的评价是比四年级都说的好。我也明显感觉本班孩子的语感确实强。对于孩子的演讲稿,我依然尊重孩子的表达,仅做了修改完善,演讲技巧几乎完全没有做指导,孩子临场表现力很强。子皓妈妈在群里回复的一句话令我欣慰:“谢谢冯老师,这三年的辛苦付出,孩子的成长我们有目共睹。”
15号早上,和薛老师为周报约稿,反思一下:我也考虑到武乡专版,有顾虑到固定撰稿员不是武乡,没法“专”。便想着把武乡老师排在“榜样故事”一栏。如果我把想法告诉薛老师,沟通后再决定会更好,不要总是急着完成“任务”。
今天热水池值班,站着也是站着,借机和孩子打个招呼,和亚锟聊聊天。亚锟变化很大,但我担心孩子还是会使性子让爸爸伤心。就问孩子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孩子毫不犹豫地说十全十美。我又问孩子,你爱爸爸吗?如果很爱,你认为爸爸能感受你的爱吗?孩子说不能。这在我的意料之中。我鼓励孩子表达爱,爸爸一定会很开心。后来,又找机会和孩子谈了行动、时间与目标的关系。
16号,通知中午12:40开例会,我借故请假未参与。病情属实,只是未外出检查,主要考虑到开完会没法休息下午上班累。荆校安排我和春完善六一节的串词。我考虑到了设计篇章但未主动坚持落实,务实确实重要,干老师说过中国人的优点就是善于为事物赋予意义,可仅仅表面赋予也是不可取的,但现实还是需要的。再完善吧。
自9号开始,每天午间操全校学习浑身板。10号开始,部分节目每天阅读二课连着训练。自12号开始,每天一二节课,阅读、二课,除了有小节目的孩子,其余全部学生在操场排练六一节目,后来早操也开始了。老师全程陪同,又是极其辛苦的一周。
最近一周教室上课的时间更少了,抓紧完成第七单元教学,备课时各环节、设计、课件都仔细了解。虽然课少,但“教“,没有丝毫马虎。月考在即,读写依然不愿放松,奈何时间真是挤不出来了。晨诵,没有精读,也没有放弃,有早读课时,总会留15分钟自由读。总之,教学工作失去了节奏,最后两天,抓紧时间复习,迎接23号月考。孩子的周末,又因为月考少了一些游戏。
阅读积累: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对于学困生、特殊学生,老师更应该多多寄语爱。他们只是做题差,又不是品德差,人生差。】
物极必反之意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
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向自己的反面。【逆境中更易产生希望】
不着急是对时间的一种态度,即做完自己最大的努力就要放下。【放下,不再着急。放不下,便焦虑。】
挫折复原力,指思考、欢笑、期望、行动,求助、接受帮助以及赋予生活意义,这些能力看似平常,却并不容易。挫折复原力决定着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是否健康,幸福与否。【新的名词,新的生活方式,多爱自己】
正确认识阅读的目是提高阅读力的基本要求。思辨能力是阅读力转化为学习力的关键。阅读力三要素: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学习力三要素: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阅读力决定学习力。】
使人成长的是时间。
坚持没有错,如何判断坚持得是否正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