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生似梦境,人生不过几十载,有的人一生追名逐利功名利追求生命的高度,有的人追求生命的温度,选择过简单自在的生活。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是自我选择的结果,若选择过自在人生,就要拥有豁达的心胸。
《浮生自在》一书,可以让你从紧张焦虑的情绪挣脱出来,看过能够让你看淡放下一些事情,让心进入安宁的状态。
这本《浮生自在》是由北京华景时代发行的散文集,亦是《北京文学》创刊70年献作的系列之一,选择了16篇名家之作能够体现“自在人生”。
《浮生自在》分为三辑,分别为“放下的禅意”、“享受自在的生活”、“静思与独处”。囊括了汪曾祺、史铁生、毕飞宇、贾平凹等名家的经典之作,内容丰富多样,可读性强。
01品读汪老文字,感受达观心态
第一辑“放下的禅意”,开篇是汪曾祺的《西山客话》。讲的是北京西山之景,“三山、八大处、十二景”,进而讲述作为五朝帝都、文化古城的北京,记乡情民俗,谈论花鸟鱼虫,考辞章典故。
文如其人,他的文字平淡质朴、贴近生活,但字里行间却能够感受到对于生活的热爱。品读汪老的文字,总能给人带来温暖。他闲适乐观的心性感染着你,让你忘却心中烦忧。
人这一生总会在人海里浮沉,总不会一帆风顺,历经苦难总是在所难免,被世事烦扰。可人生的真谛不就是要有苏轼那般的豁达?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无论面对怎样的处境,要能够宠辱不惊,不太在意得与失,以一份淡然的心态面对此生。
02
史铁生剖析生死,关乎人生的思考
史铁生1951年出生,1972年已双腿瘫痪,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透析来维持生命。遭受疾病的困扰,在苦难中苦苦寻觅精神上的解脱,才成就了他思想上的超然与透彻。
《病隙碎笔》这篇文章缓缓道着史铁生生病和治病缝隙间他对人生、命运和信仰等的思考。病痛是对身体上的伤害也是对精神上的摧残,文字能够抒发情感。品读他的文字,我感受到了一股坚毅的力量,不由对他心生敬意。
直面生死,看透人生。“物质至上,并非一国一地之歧途,而是全人类的迷失。”我们生活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虽然人需要的东西不多,可是人性的贪婪,让我们想要更多的东西。
随着生活中物品的不断堆积,我们的心也背负沉重的枷锁。过度的物欲让人生逐渐迷失在方向,为了满足自我的私欲,我们总是做着急功近利的事情。
若心得自在,要有放下的禅意。最近几年流行的断舍离,就是一种极简生活态度。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质的执着。
我们在逐渐舍弃过度的物欲,给人生做减法。让自我内心变得充实丰盈,过轻松舒适的生活,心灵得以卸下负重,轻盈前行。
03
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每一个病人,都牵动着好多颗心。”蒋殊的《大地之上,天空之下》讲述母亲住院的一段往事,“我”在母亲手术中所看到的世间百态,都浓缩在医院这一方小世界。
手术前都要承受无比的绝望,因为医生会把所有可能遇到的意外统统摆在家属及病患面前,手术在某种意义上算得上一次生离死别。
重症监护室里。随时会下病危通知书。生死难料,家属大部分时间只能坐着发呆,大部分时间不被允许探望。很多人从重症病房出来已是被金色绸布包裹着的另一世界的人。
医院里每天都会有人离开这个世界,也会有人降生于世。忽然想到星云大师的一句话“人生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活得累时,不妨“放下”。”
人生之路漫漫,只有放下心中纷扰,才能拥有自在生活。人不要太难为自己,懂得放下心头执念,才能获得更加洒脱。
大道至简,是人生最好的状态。人生越是简单,越能享受生命中的阳光与温暖。恬淡、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似禅道,至善至美。在自我修行中,拥有自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