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里的水是怎么来的?

从洁面乳、化妆水、精华液、眼霜、面霜,到防晒霜、粉底液、BB霜……随手拿起一款化妆品看其成分表,排在第一位的,基本都是“水”。目前,化妆品成分表中的成分名称,依据的是《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在现行的2010版《目录》中,除了有温泉水、海水之外,并没有其他来源的水。不过,这并没能阻挡冰川水、活泉水等形形色色的“水”,冲破成分表的束缚,被商家大肆宣扬。事实上,化妆品成分表中看似简简单单的“水”,却又不简单。

化妆品用什么水?


“两证合一”的《化妆品生产许可工作规范》,对于化妆品生产用水有明确要求:水质至少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pH值除外)。


广东食药监编撰的《化妆品生产许可新证实施指南》

而在化妆品的实际生产过程中,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还远远不够,目前大部分厂家所用的水是高于这个标准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普通的生活饮用水中含有电解质、有机物、微生物等,如果直接将这种水作为化妆品生产用水,其中的一些离子等可能会对化妆品膏体体系产生一定影响:膏体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稀,或产生分层等;另一方面,某些离子温和性不够,用在皮肤上,会产生一定的刺激。因此,目前我国化妆品生产用水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去离子水。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表示,化妆品生产用的去离子水,主要有两个检验标准:一是每升水中的离子含量少于1毫克,即电导率小于10;第二,微生物的检出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能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去离子水,净化度更高,安全性也更有保障。

怎么得来的?


那么,去离子水到底是如何得来的?“去离子水是通过多级反渗透装置,将自来水中的盐分、离子成分去除,将细菌过滤后得到的。”该人士介绍。

雅兰国际副总裁、广州雅纯化妆品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山也表示,行业常用的去离子水,是以自来水作为原水,经过砂滤、碳滤、一级与二级RO反渗透膜滤、EDl深化去离子、紫外臭氧杀菌等过程,最终得到的一种纯度更高的水。武汉seo

他进一步解释,砂滤是过滤一些机械杂质;碳滤则是吸附一些其他有机或化学杂质;RO是反渗透膜,这种膜的孔径很小,能够过滤细菌、离子。经过一级二级RO过滤,电导率就能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了。刘山介绍,正常的生活用水电导率在400左右,化妆品生产用水则要控制在10以下。


某化妆品工厂水处理设备

还有哪些“水”?


事实上,作为化妆品主成分的水,已经不仅是简单的分子式H₂O而已,诸如温泉水、深海水、冰川水等越来越多不同概念的水,被运用到了化妆品中,并成为产品的一大卖点。相比去离子水来说,这些宣称来自冰川、温泉、深海等水域的水,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相关研究表明,该类水最大卖点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比如,温泉水中含有锶、锰、钾、镁、碳酸盐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舒缓、消炎、抗氧化等护肤功效;深层海水蕴含均衡的矿物质,含钠、钾、钙、溴和碘等几十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这样的特性,也成了各品牌的卖点。比如温碧泉泉芯魔力水就宣称其中添加了温泉水;韩后推出的海洋活泉水润达人面膜,更是声称以海水和温泉水作为核心成分。从雅漾、薇姿、理肤泉等国际品牌,到温碧泉、水密码、韩后等本土品牌,都不遗余力地在水上做文章。

不过,他也进一步表示,由于中国是将化妆品纳入化工产业的,因此,好的水源地附近是不允许建厂的;另一方面,基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特性,大多数品牌也不可能全部使用这种来自良好水源的水。也就是说,目前市面上宣称的各类活泉水、冰川水、温泉水等,其实大多数是概念性的添加,“就是在产品中添加少量比例的相关成分。”

原文来源:美丽修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也是我们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全国90%以上城市水域受到污染,有7亿人在饮用大肠杆菌含量...
    匡扬名阅读 24,955评论 0 11
  • 近日来,颇感焦虑。新学年工作的开展,似乎还未落实到实处。 回顾一年的教学与班主任工作,小有感悟,但要大谈深刻感悟,...
    尚凝馨阅读 263评论 0 0
  • 时间十二点,新的一天开启!是的,今天是我的生日,姐们三十岁了! 曾几何时,每次要过生日前,我都会给老公...
    海洋之女阅读 212评论 0 0
  • 一切为了谁 作词:卢木鸟 作曲: 覃艺馨 一一一献给驻村第一书记们 放弃城市工作驻农村 谁把贫困户当亲人 风雨寒雪...
    華狐发布阅读 327评论 0 0
  • 今天看了20分钟视频,学习元音加辅音的读法和拼写,然后复习了上个星期的内容,预习了对话第二页,为明天上课做准备。 ...
    Fairy0925阅读 18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