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画面深刻在脑海中……
姨妈牵着我的手在人群中奔跑着,我被淹没在那些奔跑着的腿中间,鞋子跑丢了一只。我想拐回去捡起来,扭头看见鞋子被无数的脚踩过去。被奔跑的人群裹挟着,想停下来身不由己,前面的姨妈死死的拽着我不让我返回去捡鞋子。我几乎是被姨妈拖着一起往前奔跑。
想象得出这应该是在火车停稳开闸放人之后,大家奔跑着,怕被落下,挤不上火车的一个场景,而我就是这奔跑人群中一个3岁的孩子。
这个镜头在我脑海里闪现了无数次。每次都是随着人群奔跑着的自己,时间过去了50多年的光景,很奇怪为什么对这个画面有如此深刻的印象。
这是我被姨妈接回北方农村老家时坐火车赶火车时的一个场景。也是改变我后来人生命运的一次选择。
连续坐了几天的火车,一路上都是穿着一只鞋,心里一直想着那只没有捡回的鞋,反而对坐火车时的场景没有了印象。
这就是我第一次见到庞大的火车。记忆中就是奔跑、拥挤,无数的大脚和晃动着的人腿,还带着失去那只鞋的恐慌恐惧感。
记得到姨妈家之后,村里人纷纷过来看热闹,我是城里来的洋孩子,大家很稀罕。姨妈的婆婆—我的奶奶,见到我的那一刻,她紧紧拥我入怀的记忆也一直在温暖着我。
也许是因为这一份拥抱 在途中所有紧张,对陌生环境的恐惧,都化为乌有。也是这份温暖的拥抱,开始了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几年,可以它温暖了我的一生。让我懂得了人世间人与人之间的爱❤️。
在姨妈家一住就是七年的时间。也被姨妈一家人爱和呵护了整整七年。
再次坐火车时我11岁。
母亲专门从湖南郴州回来接我,一起被接回去的还有小弟,那时的小弟被寄养在离姨妈家不远的爷爷奶奶家。我是被妈妈承诺买一本《连心锁》的书才同意一起跟她走的。答应之后,就后悔了,却不懂得如何反悔。
爷爷送母亲,我,小弟三人到了郑州站,车站的行人特别多。记忆中的站台很简易,现在看来几乎算不得是站台。爷爷带着我们等车时的场景,他是个文化人,母亲却没有上过学读过书,蒙蒙胧胧的记忆中,爷爷很不放心母亲带我们姐弟两人走那么远的路。。千叮咛万嘱咐母亲一定要看好我们,临上车的时候,爷爷又塞给了母亲几元钱,说是路上吃饭钱,让母亲一定收好备用。
不知道母亲是怎么带着我们回来的,现在想起来,她一个大字不识的文盲,出门胆怯不会与人交流,一路带着我们姐弟俩真的很不容易。
但是在路上发生了一些事情。
母亲还是没有看好爷爷塞给她的那几元钱和她身上自留的那些钱,母亲将它们都放在了一起。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一起被小偷偷了。
后来母亲很后悔的说道。自己怎么那么傻呢?应该把钱分别放在两个衣服口袋里就不会一路饿着两个孩子了。
从郑州到郴州,是一段漫长的旅程,需要三天两天的时间。小孩子爱玩儿,爱吃,那次的记忆就是挨饿,一路上我们没有吃饭。母亲很老实,没有想到求助。我和弟弟只能挨饿。我年龄稍长一些,有了一些羞耻感,饿了就忍着,不好意思哭,弟弟五六岁,他就一路哭,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吃饭。
我们终于熬到了郴州,在下车转站候车的时候,在候车室里, 弟弟眼巴巴的看着一个正在吃饭中年男人,母亲怎么拉都拉不开。
我们很幸运,遇上了个大善人大好人。他询问了我们的情况,然后带着我们母子三人来到附近的一个餐馆里给每人买了一碗面条。母亲告诉他在郴州不远处就有单位的一个转运站,在那里有熟人要还他钱。
聊起单位的时候,他说和我们单位的某某某熟悉,也去过我们的单位。当时母亲问了他的姓名,只可惜后来母亲记不准那个人的名字。回去后,在询问单位那位同事时,那个人说他并不熟悉有过这个人。从此便失去了联系。在我的记忆中,那个高高瘦瘦的大好人形象,却更加清晰。
陌生人的一份善举,让我感受到了这个世界有很多的好人。也最终成就了我一颗善良爱助人的心。
后来的乘火车越来越便捷。
火车上的条件也越来越好,也乘坐了无数次的火车,天南地北是跑着,也有了无数个故事,唯独这两次乘车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