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小弟病倒了,这本来是一件对我来说非常平常的事,我只要拿出我的本事调理一下即可,但是这几天,我看到了生病之外的问题,心有感慨。
我先把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天症状,发烧,38.5-39.5,呕吐,吃的不多,吃下去没多久就会吐掉。我给他做的方法,刮痧肘窝,自肘窝以下,大肠经肺经三焦经心包经轻轻的刮一遍。我的力道很轻,但是他淤堵的地方还是非常疼,痛点在手三里附近一段区域。艾灸身柱,其实我回悬的区域有点大,身柱 肺腧 大椎都带到了,身柱是小儿百病之灸点,大椎退烧。中脘,因为他呕吐,所以灸中脘固脾土。我本来想给他小腿胃经轻刮一下,他再也不肯了,不然也是可以止呕的。内关穴也是可以调理脾胃,止呕吐的,不过这次我没用上。灸了之后,体温没降,反而升高了。以前小弟发烧,我捧着温度计一直量,一看升高就颤抖,怎么办怎么办,现在我很淡定地告诉你,发烧是正邪相搏,我军力量增强了,交战更激烈,就会显现出温度不降反升。这样的情况下,可以灸脚上胆经,胃经,膀胱经的穴位。也有的情况是灸了就退烧的啊,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我一看他的体温升高了,我就用淡盐水给他做清天河水,15分钟,如果按照120次/分钟来算的话,1800下,还好,不算多。如果达到万下,效果更好。小儿推拿,非常适合6岁以下的孩子,其实这个是人体的退热通道,为啥大点的孩子效果就不好,大人更不用多,小孩子脏腑轻灵,经络通畅,思想单纯。用了这招,体温降到37.7-38.4,两只耳朵不一样。生病期间,要观察孩子有没有大便,如果没有要给孩子揉腹,想办法让他大,每大一次,体温准能降下来一点,而且病邪能大批量地出去。
第二天症状,不呕吐了,胃口变好,但是每次进食不多,饿了难受,吃多了也难受,两小时进餐一次。体温38-39,喊热,我给他灸大椎身柱,神阙,大肠腧。我后来感觉我给他的灸量不够,以前刚接触艾灸的时候特别注意灸多少时间,不敢多灸,怕灸多了上火什么的,我这次关键是没能让他发汗。同样的,清天河水做了一次,其实这个操作可以看情况而定,一天不是只能操作一次的。
第三天症状,体温37.5-38.4,胃口好了,想吃馒头了,大便成形了。傍晚说胃里热,我还是把他小腿以下的胃经刮了一下,足三里到下巨虚堵的,越往下越疼。其实没刮透,但是这个家伙已经和我结下梁子了。今天还是艾灸了身柱,神阙,大肠腧。
第四天,不发烧了。综合来看,发烧方面他是稳步退烧。说老实话,艾灸刮痧退烧快起来很快,慢起来呢也会有个过程。我女儿小时候发烧是喂退烧药的,一喝就退烧,六小时后或者不到六小时,体温会再度高起来,再喝药退烧,要反反复复几次。自从学了中医以来,我就没有用过退烧药。这一天,胃口好,要吃披萨,还要出去玩,我没答应,就哭闹。我发现,从这一天开始,他的脾气变得很差。事实上,他爸带他出去玩了,还点了披萨,吃了两块,后来吐了。在事实面前,两个男人千年难得被我说了没还嘴。当然肚子不舒服,他会主动要求艾灸。
第五天,就是肚子不舒服,唉。慢慢养吧,这个养脾胃真的急不得。咳嗽,也是气虚所致。
其实调理的方法翻来翻去也就这样,只要有信念,都不难。最大的问题是,信念。
我给小弟调理的最大阻力来自于家庭。以前我给他做调理,一天就把体温降下来了,这一次,发烧也高,时间也长,他们天天关注体温,第二天就忍不住让我给孩子用药,我当然不同意,虽然还在发烧,但是比第一天好很多了。这是我,也是很多宝妈遇到最常见的事。有的新手宝妈,对自己的手艺还没自信,再加上家里人的反对,最后还是去医院的非常多。我以前也分享过我的观点,就是不要放弃努力,一开始手艺不行,对自己的边界设小一点,觉得自己搞不定,求医也是需要的,并不是一意孤行。经验和信心一定是在不断努力实践中得出的,这时你的边界会自然而然地变大。一句话,一切以安全为大前提。
今天我翻阅小儿艾灸的笔记时,看到一句话,冬至甲流,发烧5-6天的孩子,夏天必受过大寒。冬天生的病,病根在夏天,今年生的病,病根在去年,甚至更久。我为什么一直鼓励大家用不伤害孩子的方法去调理身体,虽然大人会辛苦一点,但是对孩子来说,获益会很多。成年期的很多问题,其实在儿童期就埋下了根。身体在恢复过程中,会出现和生病一样的排病,有的人艾灸到了一定程度,会发生排病反应的,所以同样的现象,却有着不同的本质。
2022,分享不能停,愿大家明白生病没什么大不了,愿大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