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社交新零售和拉人头微商

两年前,参加了一场微商品牌的“研讨会”。

本质就是初代微商的等级分销——“拉人头微商”。

当时发言的几个“大佬”,都不约而同地提及一个新新词汇:“社交新零售”。

发言人就大谈特谈社交新零售的发展前景,你们很快就会像我一样年入百万,成为“百万合伙人”/“千万级创业人”。

的确社交新零售的发展前景很好,也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商业模式。

假如你是社会新人,又或者是全职妈妈跟社会脱节几年的情况下,你会非常容易地被“骗”。

因为当天的会场布置十分高贵梦幻,签名处有白纱玫瑰花布置的留影区,休息区有精致的糕点塔、点心篮子、马卡龙……

在场的每一位全都身穿白色的礼服或正装,个个都显得贵气逼人。

虽然很多企业/品牌的研讨会现场都会精心布置,但假如你用投资者的眼光去看这一场会议,你就会发现非常多的疑点。

比如全天的会议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产品的营销数据”。

那些来自各个大区各个城市的精英,分享里不谈销售额、利润点、人力成本、运营成本。

你不会看见展示产品优势(顺便拿竞品出来溜)、产品价值、原材料介绍……

每一位分享的人看起来都很精英很专业,但讲的内容都是“钱有多香”和“女人一定要有钱”和“我是如何靠XXX品牌变成今天那么有钱”。

这样的“生意”靠的从来都不是“卖产品”,而是靠“拉人头”。

根本不会有“销售额”,如果拉一个人是20万,“千万创业人”你就能算出她拉了多少人;

也不要任何“成本”,这本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更别谈利润点了……

近十年来,微商的发展其实已经趋向正规化,所以我没有用“微商”来代替这一类的“商贸行为”,而是用“拉人头微商”来代替。

玩法很多,但大同小异。

只要你选择“入股”,你就需要给一笔钱,定位你的“等级”,而根据“等级”不同,有不同的进货价和利润。

你想赚钱,要拿到更低的成本,就要升级,发展你的下线代理,“卖”给他。

赚钱不是靠销售真材实料的产品,而是在于能不能快速地扩张下线,把你的资金压力转移给下线。

正经的生意都应该关注产品和销量,怎样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怎样打开销路,怎样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而不是发展更多的下线,更多的代理,更多的合伙人。

无论产品有多么新潮,多么高大上,产品造型多么好看,有什么明星名人代言,什么资质证书都好;

无论产品需不需要你囤货,需不需要你发货,有所谓的云仓,大数据,京东/顺丰物流都好;

只要有一点符合:经营的重点不是产品和销量。

你就知道自己被拉入局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