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ings:
写这篇文章有点犹豫,因为都是废话。
学习(成长)有捷径,成才也有
作者:李雪含
学习一直是有捷径可以走的。
早在初中的时候就发现了这样的道理,那个时候的作文很难拿到一个稳定的分数,尤其是高分,但是在我看了一篇双线索的文章之后就决定要模仿这样的写作方式;在我决定模仿之前,我有一个朋友是早都发现了这样的技巧,他模仿了天涯的跟帖,日记体等各种形式上的新结构,所以他的作文一直是我们班级里的高分。
我开始模仿双线索的作文结构以后,作文分数也逐渐提高,稳定到了相当的高分,此后我的作文结构就再也没有产生大的变化,只要是考试,一定是双线索,而这样的结构即使参加了高考也没有让我失望,作文只写到了600字的标记点,距离要求的800字还有些差距,但是依旧得了54到58之间的分数,我个人是挺满意的。
再之后我看到了自媒体,很多人都去做,圈内很流行的一个说法就是做伪原创。模仿原创,略作修改,骗过机器识别,获得原创能力。这些号迅速做大,获得不菲的流量广告收入。
我想,到这里你应该明白我说的学习和成长的捷径是什么了,没错,就是模仿。
模仿是最快的学习,也是最快成长的捷径。
我写过一篇高考提分的文章,我说知识可以通过努力去弥补,关键的原因就是可以通过模仿正确答案的路径去最快速的提高得分,而考察创新能力的题目,实在是占比不高,快速超过一些没头脑,不喜欢总结模仿的人实在是很容易。
我们小时候在学习上经常听到的训斥就有一句“连照葫芦画瓢都不会吗?”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模仿就是最快的学习捷径。
如果说只是追上一些人,不想成为顶尖的人,那么模仿的确能保证一个中流水准,但是我们都知道一句话“人往高处走”。
成才也是有捷径的,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创新”。
创新难道有捷径吗?要说从无到有的创新,捷径的确是不太可能了,但是大部分的创新是可以走捷径的。
一条捷径是换位思考,换个角度
不知道读者里有没有在读书时代有过自学的经历,当你遇到一个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是去选择看答案反推回问题从而理解这个问题还是选择做上标记,找机会去问其他人怎么解答。其中,大部分人,也是比较平庸的人是选择了忽略又或者是标记后去问别人,这样形成的记忆就不够牢固,再次遇到错误的概率还是超过了70%(这个数据是我随便写的,但是复错率很高是真的);如果你是自己倒推回去的,记忆就会深刻很多,复错率就低很多。这就是对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带来的影响,这就是一种更换了角度的学习方法。
上边的例子如果不合适的话,那么来说咪蒙,毒舌的写作者代表人,很多人模仿的对象,在千篇一律的伟光正的写作作品里,蹦出来一个毒舌是不是很有新意引人注目?所谓毒舌,就不过是换了一个角度去写这件事。
换个角度,就是实现创新的一个捷径。
一条捷径是跨界
跨界有很多种,比如传统市场人跨界到互联网,产生了地推,使得互联网不再是依靠线上广告流量了,那么线下的推销是不是在互联网就是创新?
把商店的产品放到网上买,是不是创新呢?这就是淘宝的创新。
跨界就是把另一个领域的经验手段应用过来,产生新的效果。
就是这样子了,学习成长的捷径是模仿;成才的捷径是创新,创新的捷径是换角度思考或者是跨界。
我想给你看看我余生的漂亮。
这些年的经验就是这样,模仿,然后再创新,真的成长的很快。
模仿可以避免更少的试错,更大可能的安全和成功,在这个基础上创新,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的事情。
++++学习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