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重游大峡谷。驱车自露水河任村段而入,峰回路转,十月的峡谷依然青翠,有黄色的红色的树叶点缀,三个季节的积淀,万千宠爱于一身,感觉秋天是如此的五彩斑斓,如此的厚重。“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太行平湖宛如绿色的飘带逶迤在山山岭岭之间,又如一块奇珍翡翠陈列于大峡谷这个自然博物馆中,似太行的眸子,如太行的血液,是太行的魂魄,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峡谷内车流如织,人声鼎沸,一派旅游的季节,一幅收获的景象。
一、吊脚楼
早就听说石板岩高家台有一座吊脚楼,心里老想着是什么样子,是云南少数民族的吊脚楼吗?带着有几分疑问,几分比较,我们直奔目的地而去。
宽阔平坦的柏油路沿着山脚向前延伸,十月的峡谷,水流已处于断流期,在一部分地段转入地下,属于地下工作者了,人们在较为低洼狭窄处筑起了坝岸,水便遇坝而出,哗哗之声不绝于耳,实在是大自然的奇观了。倒是吸引了一茬又一茬的孩子们在水边嬉戏着,乐坏了随行大人们,也忙坏了大人们。
心中尽是高家台吊脚楼,却偏偏有很长的一段距离,焦急踟蹰间,抬头一看,吊脚楼就在眼前,位于高家台村村口。外部都是红色的石板粘砌而成,整个建筑有高高低低的三层,全处在石台之上,采用了少数民族的吊脚楼特色:
吊脚楼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屋场,坐东向西,属于干栏式建筑。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三层,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除了屋顶盖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石贴建造。屋柱用大木凿眼,柱与柱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木材斜穿直套连在一起,尽管不用一个铁钉也十分坚固。房子四周还有吊楼,楼檐翘角上翻如展翼欲飞。
在郁郁葱葱的山坡上,清澈的小河边,这座吊脚楼就如晶莹的星星落在苍茫的山水间,一座吊脚楼出现在大峡谷的时候,优美的自然山水立即变成了人文山水,寂静千年的大地立刻变得生动起来,吊脚楼的出现使这片土地蓬荜生辉,立刻成为装点太行高家台人生活的星光。吊脚楼坐落在风景极佳的山坡上,茂林修竹环绕周围,流水穿梭其间,掩映在古木翠竹中,就像一幅幅山水画。大有“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的意境。
于房屋间石砌水池一方,养数尾金鱼,皆若清游无所依,平添无限活力与朝气。
寂静的夏晚,风清月白,坐角楼中央,风从山下起,八面吹而至,一畔风月就在眼前:有友人相伴,品一杯香茗,听松涛阵阵,蟋蟀弹琴,油蛉低唱,公路如带,小河似练,濯楼之角,濯我之足,眠目而坐,万丈红尘,悉数入怀。楼高如鍔,刺于青天,高于高处,俯首摘星,物我两忘,洋洋者矣!
吊脚楼,这支异域奇葩绽放于太行山之中,从她诞生的一刻起,就吸引了众多的目光,于颤颤巍巍中挺直腰板,历久弥香,悠远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