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彩虹课堂引发的思考:寻找乡村教育的支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国庆节,鹿山小学和鹿山村儿童之家迎来了深圳彩虹课堂的老师和同学们。我一开始非常担心孩子们无法完成课程,没想到经过彩虹课堂导师们的精心引导,孩子们的表现出乎意料,让我惊叹教育的神奇!我想:这就是撬动孩子们潜力可行的方向吧。

我看到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幸福,短短的两天时间,带给我心灵上巨大的冲击,我似乎找了教育的意义所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利用一点点休息的时间,我到松树林捡了一些松果,原意是用来装扮教室,没想到竟然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探讨。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的小发现:每个松果都有一个神奇的支撑点,不约而同地保证能在同一方向立起,如果不按这个方向竟然会立不起来,我是在不断摆放中发现这个小奥秘的。

由此我在火柴共读会微信群发表了自己的发现,并由此引发了火柴们的探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吴国珍教授:李老师,是不是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重要支点,教育也同样。

李建壑老师:是的,我刚刚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就是撬动孩子潜能的动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吴国珍教授:期待李老师最大限度发挥学习潜能的支点分享。

李建壑老师:谢谢吴老师!每当我有想法的时候,总是很及时地引导我,让我浑身充满了力量,追求教育的真理,乡村教育的无限可能,都在一点点被唤醒。特别是看到孩子们参与绘本剧表演的创造力瞬间被激发,我就在思考:摘掉倒数第一的帽子会实现,课堂上的学习也是这么有趣的话,搞掂考试应该不是问题,而只是时间问题。把每天的生活看成一个大支撑点,再把学习的任务变成一个个小支点,再沿着这个点去旋转,延伸并能收放自如,不知道是否可以呢?

吴国珍教授:分解学习任务融入生活背景理解和设计挑战情境,一招鲜招招鲜都注入纯清心灵的创造,这样理解对吗?是我向您向大家学习呢,我的专业是教师教育,发现帕尔默讲“真正的共同体是教师自己”太对了。偶尔有来体验教师叙事活动的专家,往往耐不住好好聆听一线老师的真言,也就没有真的对话,反而教师叙事也被占据了话语权,又没太多是对上需求的。这段群里相遇安雅老师,才感到教师们真正需要的是和灵性导师对话。可惜人文学科研究单一理性霸权。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李建壑老师:教育来源于生活,把学习任务分解并融入生活,利用自然万物支撑点原理,带领孩子们在探索中前进,摒弃以往无效的学习模式,转化成高效创造模式,学习动力来源于孩子们内心强大的欲望,把学习变成一个个挑战,每天记录所见所听所得,把无方向学习变成有意识的学习。谢谢吴老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安雅老师:直觉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每个孩子出厂前自带的最珍贵武器。我知道乡村教育的三大硬伤是硬件差,工资低,家庭教育缺失,但如果美国的华德福老师能在车库里培养出伟大一流世界级天才孩子,你们也能,这和物质没有关系,和精神力量相关。幸福,来自精神高度,不是分数和物质。格局气局健康俱佳的孩子,相信大家都可以培养出来!美国最穷的华德福学校是从一个车库慢慢发展起来的。当时只有三个孩子,两个妈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吴国珍老师:安雅老师,是的,只有一个个体体验天人合一感而遂通,感到整个世界都在帮自己,才是整个人类的出路,太爱您了!深感您和老师们对话的珍贵,是许许多多教师们成长所需要的。感谢火柴大爱平台,感恩和大家相遇。多年感受勇气更新公益活动对营造教师叙事探究与心灵成长形神相生的氛围、对滋养教师成长的渗透力,今年借助线上交流的力量。关注“开放城乡教师群体成长氛围”,纳入我的书稿《中国教育,这样自然平衡——“教师勇气更新”U境进化》,算是渺小如我,很长时间感到似乎不可能完成,此生一欠完成也是晚年想起就会开心的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吴国珍教授:这次上海回来,意识到一个助益教师成长正能量涌入体制内的机缘,整个国庆假期没有用在书稿定稿,而是想着聚力机缘不可错过,在安静地学习大家在群里的交流,感受安雅老师和我们乡村教师交流的力量,正在考虑用什么形式共享。当然每一位的理解支持是前提。为何聚力的意愿又像7月去上海和火柴伙伴们相遇一样心血来潮?还有上海首次参加民盟教育论坛,俞敏洪的演讲最后压轴,讲了很多真话,说到教育技术、正要铺展开的高考改革,都没法让教育生态正常,教育要回归常识,回归常识要靠重建制度规则,他的讲话一结束我就走到最前一排,说有个东西请他指导,也似心血来潮,一直好静却如此反常又似乎是必然。因为对于重建制度规则让教育回归常态有些思考,做它确实胆战心惊,去年开始公众号推送摘要征求意见,感恩每一个问询质疑。现在还有最后的修改机会,也请火柴伙伴们点醒或直言漏洞。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李建壑老师:@上海Anya(不聊天)@吴国珍  感恩两位老师的点拨引导,我很赞同俞敏洪老师的话,让老师和学生不成为流水线教育下的奴才。

图片发自简书App

撬动乡村教育的支点在哪里?在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在老师对教育敏感的洞察力,在学生学习的创造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安雅老师:只要有可能,我都会尽量看日出和日落,沐光而行,是自然而然的流动,风可以带走尘老,光给我们源源不绝的力量。如果我们七天不吃饭可以活着,但如果七天没有太阳,就会生病。所以,把自己的心洗炼成金色的光,是潜能开启的源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