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对于申生之死,后评者皆谓愚忠愚孝,我不敢苟同。
先,重耳劝申生申辩以释父疑。申生如何申辩?没有证据的申辩是苍白无力的,应该说是毫无意义,申生明白这一点。
如果不辩,摆在申生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其一就是狐突所说出走。对此,申生说“扬父之过”,堕父之威,而不取。是这样吗?看看后来的重耳十九年的流亡生涯就会知道,确是如此。
扬父之过,不孝不义。再者一旦出走,太子身边的大臣未免会跟随或致牵连而引起朝中动荡,对晋国影响巨大,不仁。
第二条路,自杀。死,弃己一身之利而虑国家未来。
生命固然可贵,然总有一种力量在人的意识形态里高于生命--爱。申生说,“父老弟幼,国家多难。。。”,心里的爱在言语间自然流露。面对死亡,他是坦然的,又是冷静的。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仁是道德标准,义是用自己的行为去表现仁。儒家是想用其主张的仁义来修复崩坏的社会秩序,这也是基督教说的,光照射黑暗,罪恶的黑暗却不能胜过这光。这种大爱被后世几乎一致认为愚忠愚孝,这样的可怕的思维模式下产生了诸如卧薪尝胆,笑里藏刀,引蛇出洞,等等心机谋略,直至厚黑。。。这些人类文明中真正的罪恶被颂扬。
孔孟所弘扬的仁义是社会中一切的重点,正如爱在基督教中是一切的重点一样。
基督教中雅各,彼得,保罗都为教义献身,申生为仁义而死,殊途同归,信仰让他们的灵魂高贵。
因为“聪明,算计,谋略”,为一己之私而弃大义于不顾,爱在中华文明里被淹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