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藏家,历五代,建成了居家博物馆

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民乐村,有一个居家博物馆,对游人免费开放。

博物馆的主人,名叫翁林芳,是一位地道的农民,也是木匠世家。

从翁林芳上溯五代,曾曾祖父翁开祖,就是当地有名的木匠师傅,历五代而传至翁林芳。

时代发展瞬息万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各地拆迁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现代建筑拔地而起,鳞次栉比。

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生活极度繁荣,新旧交替的大时代。

有历史、有故事、有艺术的老房子,渐次从身边消失。

翁林芳先生早年亲手建造的木结构房子,精心打磨的各种构件,都是自己的心血之作,翁先生眼睁睁看着他们在拆迁中被损毁,心痛至极。

于是,翁林芳先生就想到了把古建筑中的艺术品,收藏起来,供世人观摩欣赏,追忆过往时光。

翁林芳先生历30年的收集,终成规模,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建成了一座居家博物馆,翁林芳先生被誉为农民收藏家。

博物馆开放以来,游客登记后,可以免费参观,政府按每人10元的标准,补助博物馆,维持日常运营。

博物馆收藏了十六幢从全国各地搬迁来的富有特色的古建筑,以及三万多件古家具、古器具,琳琅满目。

木雕艺术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居家博物馆内收藏的整栋古宅,都各有特色。

清代建筑“真隐堂”,从宁波市江北区的洪塘迁建而来,“真隐堂”是为了纪念北宋学者杨适而建。

杨适,因隐居大隐山而被称为“大隐先生”,大隐山,紧邻博物馆所在地。

北宋庆历年间,鄞县县令王安石创办鄞县县学,聘请杨适、杜醇、王致、王说、楼郁等地方文豪任教,他们五人被誉为“四明庆历五先生”。

杨适创办的“妙音书院”,旧址就在居家博物馆附近。

太师庙,楼太师庙的一幢偏屋,从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丰成村迁建而来。

“楼太师”就是北宋末年明州知州楼异,政和七年,即公元1117年,明州人楼异以馆阁学士知随州事,楼异不想去随州做官,就在西去辞谢徽宗之际,奏请将广德湖开垦为田,“废莺脰湖为田,可益赋四万石”。

宋徽宗一听正中下怀,将楼异改任明州知州。

一年以后,也就是1118年,比西湖大九倍的广德湖,从此消失了。

憩竹居,是一座三间一弄两厢房布局的清代楼房,门前栽种着青青翠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正是古代文人学士对居住环境的要求。

2013年9月,“憩竹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登上了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大屏幕。

庭院回廊,亭台楼榭。

时光倒流,温暖而湿润。

马头墙,老物件,这里成了追忆乡愁的好去处!

每一件老古董,都有一段关于主人的故事,耐人琢磨。

虽然时钟能够停止摆动,但是谁能阻挡岁月的脚步。

回不去的过往,唯有物物相传,记忆铭留。

城市生活穿梭忙碌,回望故土,才发现刻满了记忆的老房子、老物件,仍在记忆里。

挥之不去的乡愁,一直藏在心底,一触即发,一唤即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下午跟着辉的师兄,陈老师,一起出来蹭肉吃,牛肉,马肉,猫肉,捞肠挂肚的,所以今晚上吃了两顿饭!!!不过喝到了我从来...
    夏天的名字被用了阅读 170评论 0 0
  • 脑海的身影 日趋清晰 在这迷惘的季节 马尾辫,大眼睛 又在问:怎么啦! 啊,原谅我这酣睡过了头 失望快快留步 怎忍...
    邢欣Magpie阅读 216评论 1 6
  • 因为 他不满足你的某事 你故意生气 而他并无察觉 过一两天 你告知不想理他 最开始 他当是什么也没事 就好好同你说...
    观照生活阅读 89评论 0 0
  • ‍‍‍‍ 等风等你来系列 云上爱到无法释怀的故事 晋江连载总点击过百万 懂事以后,向葵就坚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离开...
    盛世肯特阅读 1,70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