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
我对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与“实现地方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围绕“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员、干部的政绩,就是坚持党的宗旨和性质,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有些事情是不是好事实事,不能只看群众眼前的需求,还要看是否会有后遗症,是否会“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我们做事情、干工作,如果做到了有利于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既符合党、国家和人民眼前利益的要求,又符合党、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的要求;既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能促进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那就干出了党和人民所需要的真正的政绩。经济快速发展是政绩,生态环境保护也是政绩,维护社会稳定也是政绩;立竿见影的发展是政绩,打基础作铺垫也是政绩;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是政绩,解决民生问题也是政绩。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根本途径是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脚踏实地工作,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政绩观与事业观紧密相连。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不忘自己是人民一员,终生恪守民本情怀,如此才能感知群众的喜怒哀乐、牵挂群众的冷暖疾苦;才能不做那些“作秀”不“做事”的表面文章,重“显绩”不重“潜绩”的面子工程,“造势”不“造福”的虚假政绩。
用实际行动把清正廉洁贯穿于工作中的各方面、全过程,在“天下为公”的康庄大道上实现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
阿勒泰地区富蕴县组织部国语办阿依古丽·吐尔逊
2024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