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之“态度”:NO:2—“纠正”之前,先“连接”(《正面管教》系列分享)

我们经常会听到、或者自己发出这样的抱怨:我都讲了一万遍了,孩子还是不听!我讲了那么多道理,为啥一句他都听不进去呢?!

问题出在哪里呢?

问题就在于我们太追求“速效”!

我们只是看到了孩子的“错误”,就想着找一个“办法”快点纠正它,而忽视了对他情感的关注,情绪的接纳!孩子的情绪找不到“出口”,所以要么就是他们“左耳听右耳过”要么他会不耐烦地回你一句:懂了(潜台词:但我就是不做)。在这种状态下,你所有的道理、说教,其实都是“无效”的!

所以,一个有效的沟通应该是:

第一步:先搞清楚目的(帮助孩子纠正错误),第二步:进行情感连接,第三步:使用纠正错误的正确沟通方法(我们会在后面的分享讲解,今天我们重点讲情感的连接)

每位家长都有属于自己和孩子的“连接”方式:有的是肢体接触:拥抱、牵手、亲吻、抚摸;有的是语言表白:爸爸/妈妈爱你、我在乎你、我明白你的意思;有的是静静在一起,找个舒服的地方躺一会,给对方一个微笑……(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年龄越大,就越羞于表达,也就越不善于表达,对年长的长辈,我们更需要去细心体会,他们与我们的情感连接模式)

当情感有了连接,接收与释放了双方的情感需求,无论是大人或者孩子,都能从因为错误行为引发的情绪纠结中解放出来,“大脑盖子”也容易合上。这样的模式更能帮助孩子们(成人)锻炼对自己的情绪管理,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很高的智慧,早早就有一个词说明了这个过程:

                             “通情-达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写在篇尾的一些话:

孩子是一面镜子,他们只是在“反射”出成年人的各种行为、态度。透过他们,我们才能观照到真正的自己;

孩子需要“连接”,我们家长也同样需要“连接”!在我们的种种关系中:亲情、爱情、友情、职场……当关注到他人的需要,自己的需要,去连接,有时候神奇的事会发生:你没有做什么,但是问题就已经被解决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白色的纸 书写出万千锦绣文章 平静如白色的心灵 却激荡着汹涌的波涛 悠扬飘荡的白云里 酝酿着雷鸣暴闪狂风骤雨 这一...
    夜跑如风阅读 288评论 6 6
  • 站在路口,看着对面的红灯变绿,又变成红色。抽出一支烟,慢慢退到路边的一颗树旁,点燃。看来来去去的人群和车辆。觉得这...
    空中的石头1阅读 295评论 1 1
  • 一直觉得时间是慢慢推进的,像是今年的冰化成来年的水一般慢慢走着的,你说岁月这把刀,对谁都不曾饶过,坚毅的把幼稚逼到...
    旧城已无故人栖阅读 16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