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有一些文章,过大地宣传了读书对人气质上的影响,比如读书是提高气质的唯一方法;读书的唯一用途是增加气质等等,作者论据充分,旁证博引,读来也觉得挺有道理。
可静下心来一想,说读书是提升气质的唯一方法,未免太笼统,也太过绝对。因为读书涉及到的范围太广,读各种类型的书都叫读书,不可能读什么书都能提升气质。气质也并不是只有读书才能提升和改变。如果说读些人文类的书,能够提升气质还说的过去,但那些某一科技领域的著作类,专业类的书籍,说能提升气质的话不敢苟同。
在百度上,气质的定义是这样的:指人的生理心理素质,是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多,但也能在环境,阅历,自己的自律努力下,改变自己的气质。
也就是说,气质的优劣起决定性因素的是遗传,再就是内心的丰富程度,品德的高下之分,对待美的理解和追求,是很多因素决定的,而非读书一种因素。
如果只说外在气质的话,就像知乎上一位用户对这个问题做的回答:
找个好的理工科大学,去宿舍楼下面,那种年纪不算太大,穿个拖鞋,留着胡茬带厚眼镜,然后发际线较高或者有点谢顶的人,很大概率是博士生。读书绝对够多,但气质?你一定是在逗我。
而一些没有多少文化的人,从谈吐上,仪容上,姿态上却给人一种气宇轩昂,洒脱自如的气质。
认识一个小伙子,初中没有毕业就退学了,后来应征当了兵,复原后在一个公司跑业务。见到这个小伙子的第一感觉就是他的气度非凡和礼貌周到。
当然年轻帅气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但在各个场合都能谈吐自如,幽默风趣但又掌控有度的气场确是这些年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练出来的,虽读的书不多,但环境的影响增加了他的气质。
一个远房亲戚的儿媳,第一次见面还以为是谁家的大家闺秀,细打听才知道她父母都是农民,她自己文化程度也不高,初中没上完就辍学出去打工了,但她无论是仪态妆容,还是神情举止,都给人一种优雅庄重,气质如兰的感觉,这些都是天生丽质的佐证。
接触时间长了,他们除了有外在的优雅气质,就连内在,也有着靓丽,阳光,温和,包容的品质。
当然除了遗传和环境影响,想要在哪一方面有气质,也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而不是单单依靠读书。就像这位知乎网友说的:想要外表有气质的去练礼仪,想演讲有气质的去练演讲,想谈吐有气质的去学对话技巧。啥努力不做,觉得读了几十本名著就能气质侧漏什么的,趁早洗洗睡吧。
把气质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和读书这种笼统的东西紧密联系起来,说成是因为所以的必然,总不那么让人信服。
如同另一位知乎用户回答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一样:
读书会扩大你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也能帮助你更容易理解别人,学会与孤独和解,训练自己的思维,专业书籍还能提高你的专业技能。
但这些,也不是只有书能帮你。但书籍给了她们更丰富的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读书少的人,如果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有沉稳的性格,善良的内在,得体的举止,有的也可以拥有那些书籍给予的优秀品质。
气质美是通过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个性特征,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人对世事的从容淡定,对世人的包容宽厚,对自己的内外兼修。读书,的确能提升人的气质,但却不是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