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浅思(与一哲人的探讨)

盆兄,你的这篇文章写的很好。

字、词作为文章的载体,字词组合的文章与语言作为人的感觉、思议、理念、信仰的承载,指导和颠覆着人类的意识和实践。文字所表达的弱、中、强感觉及真与假及美与丑及自由与禁锢及正效应与负效应及秩序与失序,这些可以作为字词建构下生成的文章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判断尺度。

帕斯卡讲过:文字的不同排列形成不同的意义,意义的不同排列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们对诗及文章的认识不仅需要工具性解构思维,还要有整合思维。

尽管中西方生物人的基因结构大致相同,虽具有相同元素下染色体的排列组合的不同,但中国文字的生成基因与西方文字的生成基因有着本质的不同,这种不同也影响了中西方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所创造的文化与文明成果的不同,中国人的文字也深藏了虚无思维、封闭思维、尊古思维、固化思维的潜因。(尽管中国的文字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与大自然的本性最接近)。这一点必须要作比较的思考与探索。中国文字的固化思维可以改变吗?回答是肯定的。金岳霖、胡适等先贤做了很大的探索。新文化运动中对文字的革新运动就是通过文字文章的变革使中国人数千年来沉浸在模糊思维、固化思维、尊古思维中给解放出来,拥抱西方的科学、理性、逻辑、实证等思维。文字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秦始皇通过统一文字来强化统治者的意识形态,唐中后期韩愈柳宗元领导的古文运动就是对一种文字运动的政治解读,北宋仁宗时期的文字革新理学兴起就是一种政治革新,欧阳修倡导文字的简洁表达就是对中国文字固化的探索。中国人的诗词文字曾经引领了时代的辉煌与进步,也禁锢和麻醉了许多读书人的神经,迟滞了近代中国民主、科学、理性、逻辑的发展进程。

美是自由的象征,美的表达需要文字的承载,我们应该通过文字的表达来解放自己的个性,追求自由的人生。但丁的诗就是在解放人的个性与追求自由方面与当时的时代需求产生了共振,一个理性的欧洲开始复活了。

盆兄的这篇文章确实脉络清晰,旁征博引,特别最后有自己深度的独创的思考,这一点很可贵的。如果再联系到经济法律秩序文字的应用,岂不对你思考的更有力的佐证。文字的秩序与自由是文字的本质特征。

先做这一点探索,这些只是断想随思,不成系统,如果深入还需要例举考证。文字形式与内容的研究,这是中西方比较研究的重要问题,还必须对比中西方文学、哲学的精髓,这个难度比较艰深。

以上是对一哲人文章的感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来到太平古镇,一个去年底不知何因被国家旅游局严重警告的4A景区。于是,它有了古镇该有的样子:本地居民和景区...
    茉墨吾文阅读 185评论 0 0
  • 忍不住给爸爸打了一个电话,说想回家了,生病的人总是格外的脆弱,聊了几句之后,公司的同事陆续打来电话,让我不要去上班...
    锦肆1994阅读 504评论 1 5
  • class Zip3<E1, E2, E3, R> : Producer<R> {typealias Result...
    幸运的小强本人阅读 250评论 0 0
  • 01。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618,我想或许它是仅次于双11的网络购物狂欢节了吧。 小主在网上拍下了几件中意的商品。...
    文艺青年666阅读 208评论 0 1
  • Nowadays, food often travels thousands of miles before it...
    不是猫阅读 47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