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文有四个基本前提,前提本身不作论证。
a、不否认现代科学所构建的宇宙模型;
b、不否认哲学所构建的“世界是主观感知的世界”的基本逻辑;
c、不否认《物演通论》所构建的递弱代偿原理成立。
d、宇宙一词在此代指一切客观存在,世界一词在此代指一切主观认知的存在。
(2)
因为递弱代偿原理所描述的是所有存在的演变规律,所以有必要先界定存在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客观存在与主观存在。在这里,我们暂时把客观存在定义为宇宙,主观存在定义为世界,主观世界是对客观宇宙的感知与描述。
宇宙≠世界。
西方的宇宙观侧重于描述天文,中国的宇宙观更强调时空,归根结底,二者皆更倾向于宏观存在的感知,即探索宇宙的界与限。
第一个问题:客观存在究竟是什么?(包括宇宙有多大?或世界有多大?)
当下主流的宇宙模型来自于大爆炸理论:宇宙开始于一个质量无穷大、体积无穷小的奇点,137亿年前大爆炸发生后,宇宙以光速持续扩大,所以宇宙的尺度应以137亿光年为参照。另有空间膨胀理论补充论证:宇宙的可视半径约为460亿光年、可视直径约为920亿光年。
第二个问题:920亿光年之外是什么?
关于多重宇宙、平行宇宙的猜想,暂时只是想像而已,属于未知世界的范畴,暂时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所以无法作为讨论的依据。
第三个问题:主观存在对客观存在的认知过程有什么规律可循?
规律一:世界以认知为界。从地心说、日心说,到银河说、星系说,再到多重宇宙、平行世界,主观存在一直以人的认知为边界,所以,从理论上来讲,世界之“界”即是人类认知之界,主观存在或主观世界皆到此界为止。
规律二:世界就是变化,是对客观宇宙认知的变化,是不断从有限向无限的变化。从而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客观存在>主观存在,客观宇宙>主观世界,主观世界之外的客观宇宙是无限的,即使后退137亿光年乃至920亿光年,哪怕客观宇宙比主观世界大上一毫米,对于人类来说,客观宇宙就永远是无限存在。
从而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世界有界,而宇宙无限,存在是有界而无限的存在。
故,递弱代偿原理的基本特征之一,应包括有界而无限之属性。
备注:这与爱因斯坦所说的“有限而无界”相矛盾。以人类目前的终极想象力,是把宇宙想像成一个泡沫结构的球面模型,这在理论上可以理解,在现实中却难以想像,超出了人类现有的认知能力,根本无法理解球面内与球面外究竟又是什么模型结构。这种想像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圆形、球形与泡沫,是用演绎法推导出来的一种主观想像,是对主观世界之外的客观宇宙的无限未知领域的一种思想探索,未经证实,亦无法证伪,属于有“界”之外、无“限”之内的领域。
(3)
《物演通论》从自然、精神、社会三个角度论证了:在包含在无限宇宙之中的以认知为界的主观世界里,递弱代偿原理成立。在作者王东岳先生的思想里亦承认:在主观世界继续扩大的过程中,如果有外星人来到地球,则递弱代偿原理有可能立即土崩瓦解。
这说明,递弱代偿原理是对既存世界的演变规律的归纳与总结,它可能符合也极有可能不符合宇宙未知且无限部分的演变规律。
故,递弱代偿原理的数理模型应该符合或者已经符合“有界而无限”的基本特征:无限小但无法穷尽,如点;无限远但无法穷尽,如直线;无限大但无法穷尽,如空间;无限久但无法穷尽,如时间。
(4)
递弱代偿原理本身的特性可以说明:存在度越高的定理,其代偿度越低。即,越是稳定且普遍适用的定理,其公式越是简单。
最简单的公式,即是使用最基本的运算方法,使等式成立,比如:加、减、乘、除。
x+y=n、x-y=n、x×y=n、x÷y=n。数理模型分别见图1、图2、图3、图4。
用归纳法从存在的形式本身开始推导。宇宙或世界是以能量或物质的形式而存在,即可套用物质与能量关系的演化公式进行验证。
首先,以爱因斯坦的能量公式为例:
e=mc²(简化为x÷y=n,见图4)
表达的意思是: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因为光速是绝对速度,故光速的平方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表达了能量与质量关系,是为系数(关系之数)。
把此公式变换一下,得到另一种形式:
e÷m=c²
用能量除以质量,只剩下一个数字。所以才有哲学家认为:世界是由数组成的。而数本身是抽象的、不存在的,所以才有了一个荟萃人类所有智慧的世界观:世界由物质或能量组成,物质就是能量,能量是空或无,质量是空或无,数是空或无,所以,世界的本质就是空或无,故,存在是不存在的。
把此公式再变换一下,得到:
e÷c=m×c
如果将能量存在之中的光的速度存在以除商的形式剥离,让能量以相对稳定(静止)的状态存在,即意味着把光的速度存在以乘积的方式赋予给质量存在,就可以把能量存在变换成质量存在(即物质存在)。
故,能量的增加是以质量的衰减为代价,质量的存在度在递减递弱的同时,将代偿以能量的存在度的递增,其系数就是光的速度,光的波粒二重性决定了光也是一种能量,故此系数也就是能量的速度。爱因斯坦的贡献在于,他找到了能量与质量之间演变的除商关系(÷)与代偿系数(c²),完成了一个x÷y=n公式模型:x是e,y是m,n是c²,代入即得e÷m=c²,即e=mc²。
备注:当处在平衡点e=m时,则e=m=c=0,即意味着:能量不存在,质量不存在,速度不存在,变化不存在,世界不存在,宇宙不存在,一切存在皆不存在,万物皆无,世间为空。
(5)
其次,以牛顿的力学原理或能量守恒定律为例:x-y=n,即x=y+n。解释为:作用力=反作用力,即作用力-反作用力=0。正能量=负能量,正能量-负能量=0。关系是减,系数为零。
再次,以x+y=n,即x=-y+n为例,是《物演通论》截止第三版之前所采用的数理模型。x为代偿度,x≥0,y为存在度,y≥0,n为存在与代偿的转换系数,n>0。
这是一个以一、三象限为界,以二、四象限为无限延展的公式,暂时找不到客观或主观模型与之对应,故王东岳先生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以正数坐标轴为界,负数部分不作考虑,即把奇点约等于零但不等于零这个难以言喻的无限概念,简单直接导向为奇点等于零。即把存在度无限高的不存在,向存在度无限低的存在过渡的这个玄之又玄、无限接近于零的奇点,直接定义为零。
该数理模型还有另外一个点与现有认知的存在模型相矛盾。即,存在度的最高值是n(虽然n是个未知系数,可以把这个n定义为无穷大),当y=n,x=0,解释为当存在度处在最高值n时,代偿度为零;当y=0,x=n,解释为当代偿度处在最高值n时,存在度为零。此模型与第(2)段论证的有界无限的存在模型产生了不一致,即无法他洽,故需作适当调整,或乃至推翻重来。
最后,以x×y=n,即x=n÷y为例,其在第一象限的模型表现,与x+y=n的模型表现有相似点:x与y成反比例关系,即存在的代偿值x越高,则存在的存在效价y值越低。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以载体(纸张)为界、以想象为无限空间的一条曲线,后者是以横、竖坐标轴为界限的有限有界的线段。我们可以大胆尝试一下,把纸张类比为主观世界,把纸张之外的地方类比为主观世界之外的客观宇宙之无限而未知的部分,故此,显而易见的是,x×y=n的数理模型起码比x+y=n的模型更适配于递弱代偿的原理。
(6)
如果把脑洞开的更大一些,让我们尝试代入反物质、反能量的概念,则可以把递弱代偿原理的数理模型代入坐标轴的第二、三、四象限。
人类现有认知皆以正向存在为前提,对不存在或反存在几乎没有认知也无法认知,用数来做类比,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能力暂时还局限在坐标轴的第一象限里,是正数存在或称正向存在的世界,而即使对这个明显存在的世界的认知都是有界而无限的。对有可能存在的第二、三、四象限的负数存在或称反向存在的世界,更是无限之外的无限了。
再深穿一下脑洞,把宇宙想像成一个自闭的水球,球里面有一条鱼,有一天鱼开始思考存在,它一定会认为自己就是存在的主体,而实际上还有一种可能性:水才是思考存在的主体。只有把水解释为存在的主体,才能更好的解释死亡现象:鱼或人的本质存在是什么?如果把鱼或人的本质存在定义为“灵魂”或“#¥%&@*##”或任何一个指定的抽象符号,在肉体死亡之后,这个本质存在(或曰灵魂)是否还存在?对于这条鱼来说,它之所以具有思考的能力,可能是因为存在的主体暂存在鱼的大脑或基因里,当鱼的肉体不再具备承载条件,鱼体死亡、原子分解,而鱼的本质存在作为存在主体的一部分,再次回归存在主体。于是就有人就根据类似的猜想,拍了一部美剧叫《Strange
things》,假设的基本前提是有一个与现实正数世界反向对称的负数世界,起连接作用的是一个小女孩的大脑——主观意识通道,所谓物极必反,当通向微观世界的道路走到极致、突破奇点的时候,谁也不知道门后面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7)
最后,用演绎法进行思想实验,粗略论证与套用一下人类终极认知的宇宙模型,即泡沫结构的球面宇宙模型。
第一步,在一个无限大的坐标上,画出递弱代偿原理的函数曲线x×y=n,将在四个象限里得到四条无限的曲线,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第二步,弯曲坐标系,把横、竖坐标轴的上限和下限分别连接起来,得到一个无限大的空心球面,类似于泡沫。
第三步,想像一下,存在曲线的起点将与终点交叉汇集于一个点,这个点就是无限接近于零但永远不等于零的一个点,无限小又无限大,符合奇点的基本特征。而原来的四条无限曲线,变成了球面上的四个圆,即意味着,任何一个点的存在都有可能是奇点。
而所有代偿曲线的终点,可能会因为宇宙的无限膨胀而无限延长,也可能会因为宇宙的有限而回归奇点,形成一个有限而无界的循环。
一切存在皆从一个无穷小又无穷大的存在产生,经过有限又无限的递弱代偿、物极必反,必将从一个人类无法理解的通道,演变成一个无穷大又无穷小的存在。
还有一种可能,无穷大=无穷小,无穷大与无穷小是相通的,犹如一个首尾相连的沙漏,穿越那个无穷小的细颈(奇点)——正数世界与负数世界的连接通道,是另一个无穷大的世界。而对于沙漏之外的反向存在主体来说,这个无穷小的一点,就是整个宇宙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