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003年,那年的我十六岁。性格中的多了些怀疑,少了份笃定。有些迷茫,有些犹豫。现在想来,曾经的我是那样的容易动摇和怀疑自己,你会告诉我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你不厌其烦的鼓励和谆谆教导让我一次次的从黑暗中重拾信心,坚定了前进的脚步。那个时候你坚定的目光,为我照亮了前进的路,仿佛蜡烛遇到了火光,使我的人生就此点亮。
你告诉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教会了我在顺境时应保持理智和冷静,在逆境时坚定信心和希望,以身作则的教会我如何正视和看待生活。
传道授业解惑,这个在当下社会环境几乎遥不可及的目标,在你身上却体现的淋漓尽致。十四年来,只要遇到了解不开的结,第一时间想到的不会是别人,因为在我心里,能解开说服我的人仅你一人,绝无二人。从前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是一样。你不喜欢说教,甚至会有点寡言少语,但说出的每一个道理都能亲身做到,所以我接受,所以我信服。
在外人看来,你会有点知识分子的清高,不谙世事,有自己坚守的原则和底线。但就是这份清高,让我看到了学者身上的那份美好,这才是做文化的人应该有的样子。
我们很少联系,仔细想来每年也只有你生日、教师节、过年三个节日会发去祝福而已。两年前,我说好像我现在找你解惑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你笑了笑说,说明你长大了,成熟了,可以自己解决遇到的困难了。我想了想,也许吧!也许成熟的标志就是一个人可以独自面对很多事,快乐也好忧伤也罢,放在心底小心珍藏,慢慢消化。但回想起来,我依然很怀念十四年前的那些日子,单纯快乐,富有激情,满怀希望。台下有注视,台上有光芒。
感恩上苍赐予缘分,相识十四载。感激恩师,十四年前的相遇,重塑了我的性格以及对学术的态度,才让我有了今天的样子。教书育人,但愿今天的我没有让你失望。
亦师亦友十四载,老三,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