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收获丨状态自尊

本文整理自《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作者宁向东老师。

什么是“状态自尊”?

由好的结果或者坏的结果刺激出来的一种感受,一种情绪状态。

*与此对应的有“特质自尊”,关于二者的区别:稳定的是特质自尊,是你稳定的人格结构的一部分;状态自尊是特定情况下的自尊,是不稳定的自尊。(来自知乎李刻龙先生)

“状态自尊”呈现出的情形有哪些?(来自清华郑晓明和王蕾教授的研究)

1.当员工的积极情绪增加,同时他们的消极情绪也增加的时候,他们就会更多地关注自己,会以一种专注和警觉的心态对待他们的工作任务。

2.如果积极情绪增加的同时,消极情绪在下降,员工就会冲破自己固有的工作角色,更多地关注工作环境和他们的工作伙伴。

管理中如何赋予员工更多的“状态自尊”?

1.树立员工在先,管理在后的意识,在充分尊重员工的基础上建立管理制度。

-要让员工主动分享领导的角色,在这个基础上,领导者再去保持权威;

-要给予员工发挥主动性的天地,在这个基础上,领导者再去控制达成目标的节奏;

-要在员工具有足够操作弹性的前提下,管理者再去建立标准化的程序。


2.管理中帮助他人改变工作情境、创造好的情绪、激发动力、控制惰性,实现方法如下:

-做好人员选拔,选拔合适的人(不是每个人都能够通过“状态自尊”管理);

-学习建立“倒金字塔型”组织,赋予员工决策权;

-公司文化和公司结构相匹配,树立“员工第一,客户第二”的精神。

管理者应该相信“状态自尊”的力量,应该在每个人“状态自尊”的基础上去建立管理架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